金牛辭歲,祥虎迎春。當守歲的爆竹聲響起,千家萬戶沉浸在吃團圓飯、看春晚、走親訪友的喜悅中,享受著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刻。我院很多醫務工作者們卻總是為“大家”舍“小家”,默默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用責任和愛心守護著一方人民的健康。大家笑著說:“把工作做好了,就是把年過好了。”
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赫留黨:
ECMO團隊新年發力,搶救呼吸、心跳驟停患者
2月1日晚上21時許,醫院急診科收治一例因急性心梗導致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副主任醫師赫留黨與急診科ECMO團隊緊急集合,經過兩個多小時成功啟動ECMO,在撤銷心肺復蘇機后,赫留黨守在床旁仔細檢查管路。對于急診人來說,沒有春節,沒有節假日,沒有周末,剛下班就被召回是常態,在面對生命的時候,他們眼中有光,心中有信念!赫醫生說:“我并不優秀,優秀的是這個團體,這是我們急診人的堅守與對生命相托的諾言!”

腫瘤科護士莫牡丹:
能讓爺爺奶奶清清爽爽過年,沒白累
腫瘤科病房,醫生、護士腳步匆匆。不能回家過年的患者一般都是危重患者,治療量繁多,隨時可能需要搶救。今天值班的責任護士莫牡丹,早早來到病房,為危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氣管切開換藥、床上擦浴、鼻飼營養等。
為臥床的張奶奶做完床上擦浴后,她累出了一身汗,顧不上休息,做好手消毒后又為另一位臥床患者進行翻身拍背和預防壓瘡的護理。“能讓這些爺爺奶奶身上清清爽爽的過年,沒白累!”莫牡丹說。

運動、醫療、關節骨病科護士蔣麗梅:
當除夕邂逅生日,我在工作崗位上度過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除夕之夜偶遇生日,隨著微信群里一聲聲祝福,一句句問候,一個個隔空擁抱,接完班看過患者的護士蔣麗梅才記起今天不但是除夕夜,也是自己 32 歲的生日。這是她在醫院上班的第 10 個年頭了,因為工作性質,節假日不能陪伴家人和孩子是習以為常的事了,還記得新冠疫情號角剛剛吹響時,也正處過年,蔣麗梅積極報名沖向一線,作為第一批醫護人員集結馳援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并最終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檢驗科夫妻檔肖薦、韓鑫梅:
輪流在值班室吃年夜飯,也算是大醫院里的小團圓
1月31日,醫院檢驗科夫妻檔主管技師肖薦、技師韓鑫梅共同在急診化驗室值夜班,一直上到初一早上8點,團圓飯就是兩個人輪流在值班室吃。同事通過標本窗口給小夫妻照了一張合影,肖薦說:“兩個人在一起,共同守護患者健康,這也就是團圓!”

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陳范才:
雙職工“舍小家·為大家”的默契
2022年是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陳范才工作的15個年頭,1月31日除夕夜他又值夜班。晚上6點,同在醫院皮膚科上班的妻子王嬌帶著女兒,和她辛苦忙活了一天做的一桌子愛心飯菜趕到醫院,想一家人吃個簡單的年夜飯。到了病房,看到陳范才正忙碌著給病人撥管、換藥,查房……王嬌和女兒在一旁靜靜守候著,不敢聲張打擾,也沒有絲毫埋怨。王嬌說,自己也是醫務人員,夫妻倆“舍小家,為大家”的默契早已建立,她現在能做的就是用白衣天使家屬的身份守護愛人的胃。


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周世方:
緊張搶救后,他露出了開心笑容
2月1日晚,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周世方剛下班回到家便接到了科室緊急呼叫,說搶救室收治了一名因急性心肌梗死導致院外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準備啟動ECMO搶救。周世方馬上趕回科室,顧不上脫掉羽絨服套上工作服立即參與搶救。一個多小時以后,在ECMO團隊的配合協作下,成功啟動ECMO,接下來轉入介入室,順利完成心臟支架植入。早已汗濕衣裳的周世方望著監護儀上平穩跳動的數字,露出了開心的笑臉。

門急診辦護士李婷:
我多“嘮叨”,能讓患者少走路,值得!
從2019年武漢疫情發生到今天,門急診辦護士李婷已經在醫院度過了三個除夕,也是她第三次錯過與家人的年夜飯。80后的她有著與她這個年齡段不匹配的“嘮叨”,面對預檢分診的患者,她總是搶先一步與患者“打招呼”,在了解患者疑慮后,她會為患者精準分診,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給患者聽,消除患者疑慮。同事問她:“你這樣不累嗎”?“當然累啊,但我多說幾句話,患者就能少很多路,值得!”她如是說。

新生兒科護士郭艷紅:
寶貝別怕,讓我做你的“臨時媽媽”
在新生兒科接受治療的大部分患兒都是新生早產兒,心、肺等功能存在問題,醫生和護士除了治療和護理工作外,更多還要擔負起照顧嬰兒日常生活的責任。過年期間,我院新生兒科還住著20多個寶寶,護士郭艷紅和她的同事們就充當起了“臨時媽媽”,24小時不間斷地悉心照料著他們,喂奶、換尿布、沐浴、新生兒撫觸……當寶寶降臨人間,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用她們的肩膀為寶寶扛起了一片健康的藍天。她們用母親般的細心與耐心,關愛著每一個稚嫩的生命,用天使般的愛心,踐行著對患兒及其家屬的諾言,用全心全意的奉獻詮釋了救死扶傷為患兒服務的天職。

發熱門診護士蘇婷:
做除夕夜守護的“大白”
從零點值班到早上八點,是蘇婷的夜班時刻,今年除夕值班,是她主動申請的。夜里發熱的患者也不少,復測體溫、詢問流行病學史、采核酸、抽血……一項項工作讓人沒有停歇,盡管夜里溫度很低,穿著防護服忙碌的她還是汗濕了后背。
凌晨一點左右,門診來了一對從湘潭過來的母女,媽媽有發燒咳嗽,站在門口,手里拿著一堆的片子,一臉愁容,旁邊5歲多的小女孩陪著媽媽。
醫生接診后,看過肺部片子與相關檢查結果后,告訴她核酸結果,無流行病學史,肺部問題不大,建議她去看急診進一步診斷,但患者坐在診室久久不愿離開,反復詢問醫生有沒有問題,會不會有肺癌。
“原來,患者的父親不久前患肺癌去世了,診斷前也有發熱咳嗽的病史,現在自己也出現發熱咳嗽,讓她很緊張。”楊濤醫生了解后耐心的跟患者解釋,蘇婷則給患者倒了一杯熱水,安慰她不要太擔心,然后詳細地指導她們去急診的路線。
終于,患者臉上的愁容散開一些,輕聲對說了聲謝謝,走時她身邊的小女孩,突然對蘇婷說了一句:“姐姐,你穿大白的衣服也很可愛哦,比心!謝謝您讓我媽媽不傷心了!”

兒科護士朱九妹:
春節值班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甜
初一早上,朱九妹去醫院上班的路上,街道兩旁比平時安靜了許多。
相比路上的安靜,兒科門急診依舊“熱熱鬧鬧”:害怕扎針的哭喊聲,護士阿姨輕柔的哄勸聲,護士站此起彼伏的呼叫器鈴聲。
穿上護士服,朱九妹很快融入這“熱鬧”中,投入工作。在門診門口,朱九妹遇到了過來復查的小朋友真真,一看到她,真真高興地從口袋里掏出新年糖果和她分享,孩子媽媽也和大家說著新年快樂,要護士們多穿些衣服,別凍感冒了。聽著這些暖暖的話語,嘴里含著糖果,朱九妹覺得一直甜到了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