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冬天,早上起不來是很多人的常態。近日,家住雨花區的上班族小王因早上賴床差點遲到,然后猛一起床,出現了頭暈、心慌等不適癥狀,為此她來到醫院求診。“現在天氣越來越冷,早上實在起不來床!為了能在工作日多睡幾分鐘,我早上都跟打仗一樣,早餐也顧不上吃。”小王這樣告訴醫生,“平時身體也沒什么毛病,怎么突然就頭暈、心慌了呢?”
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護師董啟玉就小王的疑問進行了解答。他表示,小王的例子非常有代表性。很多人明明不是個愛睡懶覺的人,怎么一到冬天,起床就變得困難了呢?其實,還真不能怪自己懶。冬季起床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第一,冬季體內褪黑素濃度高。褪黑素是人體內控制水面和情緒的一種激素,也被稱之為“夜間荷爾蒙”,能夠使人快速產生睡意;第二,季節性情緒失調。季節性情緒失調又稱“冬季抑郁癥”,是指因天氣變化產生的一種憂郁癥效應。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等問題,從而影響睡眠質量;第三,飲食結構的影響。研究表明,攝入過多高熱量食物還會導致人們夜間驚醒,無法進入深度睡眠。
“一到冬天就起床困難,還真不是因為懶,有可能是我們的身體在應對外部環境時反饋給我們的信號。”董啟玉介紹,“人體是一部精密的儀器,我們要及時重視身體反饋給我們的信號。”建議市民朋友早上醒來之后,可以靜臥三到五分鐘再起床,期間可以伸伸懶腰、活動活動四肢、做做深呼吸,起床之后喝一杯溫水及時補水,早上再忙也要記得吃營養豐富的早餐。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副主任護師 董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