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符晴 通訊員 王鳳
【編者按】
“冬病夏治”是指冬天易發的疾病在夏天治療,這是中醫擇時施治的方法之一。夏天人體內的血液血管都會膨脹到最高限度,人體陽氣最旺,氣血充盈,經脈之氣流暢,穴位敏感,采用中藥外敷、內服、針灸、火罐等特殊的治療方法,可以疏通經絡,扶助陽氣,溫里祛寒,調節人體臟腑功能,行氣活血,改善體質,祛除風、寒、濕、邪,起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可達事半功倍之效。雖然“冬病夏治”的中醫治療手段越來越深入人心,但仍有不少市民存在疑問,所以,特邀我院中西醫結合科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NO1.為什么“冬病”要“夏治”?
冬病夏治理論是基于中醫順時養生、治病、調體原則發展而來的時令養生方法,切合中醫“天人合一”的養生保健觀,是“治未病”思想的具體體現。冬病夏治理論起始于唐,在宋、元、明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并于清代形成現代冬病夏治治療的雛形,在醫院臨床上許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季加重或誘發,其他季節狀如常人或癥狀較輕,這些就屬于“冬病”,而提前在夏季治療這些“冬病”往往可以獲得特殊的療效。因為按照中醫的天人相應理論:“人與天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三伏天是陽盛于外,而虛于內,因此春夏之時保養人體陽氣,按“陰陽四時消長”的規律,人體陽氣在夏季多旺盛,冬季多收斂。
慢性病的病人,病久了容易“損傷陽氣”,冬季之時,本來人體陽氣就不旺盛,加上慢性病的損傷后,陽氣就更加不足了!因此“寒上加寒”,許多慢性病就會紛紛在冬季加重或誘發。假如反季節——即在夏季來防治,則人體可慢慢地順應夏季自然界陽氣隆盛的影響與激勵,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與機體相對陽氣充盛之時順勢而治,這樣就可達到溫陽利氣,驅散體內寒氣,溫補脾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即使遇到冬季陽氣不足的時節也不容易犯病。所以針對一些冬天好發或容易加重的疾病進行穴位敷貼,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慢性病“冬病夏治”,可以花小錢,治大病。
NO2.冬病夏治只是“貼膏藥”嗎?
近年來,三伏貼受到熱捧,大部分市民都習慣于將“冬病夏治”與“三伏貼”劃等號,這其實是一種認識誤區。現在冬病夏治理論具體應用時,常以三伏天溫、補之法,治療虛、寒、伏飲為本的疾病,以貼敷、熏蒸等為具體實現途徑,現在各種“新型灸法”運用于冬病夏治的治療,療效顯著,越來越受到病人及亞健康人群的青睞,三伏天即將來臨,我院繼續以“新型灸法”聯合“三伏貼”,用三伏天里的“一把火”,助力冬病夏治,一起為健康加碼。
“新型灸法”之督脈灸:“督脈者,起于下極之輸,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督脈循行于身后,沿脊柱而上,與腦髓、脊髓、腎臟、胞宮等臟腑有著密切的聯系,灸督脈可以培補命門之火,強腰固腎,填精益髓;同時手足六條陽經均可通過大椎穴而與督脈匯通,其總督諸陽,為“陽脈之海”,陰經又可通過陽經與肢體各處聯系因此督脈與全身經絡均有著關聯,灸督脈能有效調節陰陽,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效果;督脈灸涉及膀胱經第一側線(背俞穴)和華佗夾脊穴,能夠很好地調節氣血與臟腑功能,從而達到治療各個系統疾病的作用,在三伏天陽氣最旺之季激發體內陽氣,生姜絨具有溫腎助陽之功,其走竄之性,更能帶動一身之氣血運行,達到溫經活絡,溫腎壯陽,治腎陽虛之本,從而達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效果,有效達到通絡止痛、補陽壯督及強身健體等作用。
督脈灸適應癥較為廣泛,陽虛、寒濕、氣虛體質尤為適用,運用于臨床各系統疾病,擅長于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神經系統(包含精神類病癥)以及呼吸系統疾病,具體又以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為主要優勢病種。
“新型灸法”之臍灸:臍灸是臍部隔藥灸,利用肚臍的皮膚薄,敏感度高,藥氣吸收快的特點,藥效不經肝臟代謝,可減少毒副反應以及通五臟六腑,聯絡全身脈絡的功能,借助艾火的純陽熱力,使藥氣透入肌膚,刺激組織,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從而達到補氣養血的一種中醫特色治療方法,臍灸對吃藥怕苦、打針怕痛、針灸恐針、刮痧怕疼、服藥易吐及不能服藥的患者,尤其適宜。
通過辨證論治,寒證、熱證、虛證、實證、平和體質等使用臍藥粉各不相同。臍療對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經、免疫系統均有作用,可廣泛用于內、外、婦、兒、五官科疾病,更可用于養生保健。
NO3.冬病夏治一定要在起伏那天進行嗎?
“冬病夏治”以中醫辯證論治作為基礎,但并非人人適宜,需請中醫科專家望、聞、問、切辯證后,再進行貼敷。一般適用于陽虛(虛寒)體質者,能有效治療以下幾類疾病:
1、肺系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
2、脾胃疾病: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瀉、消化不良等;
3、關節疾病:風濕性關節炎、強制性脊柱炎、頸肩腰腿痛等;
4、其他疾病:凍瘡、痛經、免疫力低下、小兒遺尿等。
我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主任醫師黃建樂提醒,并非只能在起伏當天貼敷,只要是陽氣上升的階段,也就是說整個夏季均可以治療,因為三伏天人體臟器氣血通暢,藥物易于深達臟腑,是治療調理哮喘、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脾胃失調等疾病的最佳時機。
“冬病夏治”是個綜合治療的過程,如果在急性發作時不要指望單一敷貼、灸療能夠立即起效,還是要針對性地用藥,且三伏天治冬病要在冬天才能顯療效,不能因沒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或稍微見效就放棄治療。很多患有慢阻肺、哮喘、慢支炎等慢性病的病友在我院經過夏天的治療之后,在來年的冬天都看到了明顯的效果,便堅持每年來院進行貼敷治療,效果很不錯。許多患有關節痛而貼過藥的本院職工,也告訴我們關節不痛或疼痛明顯減輕了。
NO4.冬病夏治,療效如何檢測?
對于“冬病夏治”的療效檢測,黃建樂主任舉了兩個例子:1、醫院門診有位醫生曾患過敏性鼻炎,每次發作時噴嚏、鼻涕不止,服用抗過敏藥后才逐漸緩解,但反復發作。前年夏天,他碰上中西醫結合科在門診辦活動,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接受了“三伏貼”治療,兩年后,雖然他的鼻炎沒有徹底根治,但原先到春季要服用幾盒過敏藥,現在只需要一盒就能控制病情了。2、德馨園社區的李奶奶帶孫子到科室檢查,她告訴醫生:“我這孫子以前愛拉肚子,胃口不好,瘦得跟猴子一樣,連續貼了三年敷貼,現在腸胃好了,身子越來越壯實了,敷貼的療效確實不錯。”
關于敷貼的療效,黃建樂主任表示可從“癥狀減輕程度、持續時間、發作頻率、服藥的療效及客觀的舌脈、檢驗結果”等幾方面評價效果。科室根據“中醫內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過敏性鼻咽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風濕、骨關節炎、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腸胃炎、月經不調” 等疾病的癥狀改善評分表,量身定制為市民檢測療效。但需要注意,“三伏貼”并非是立竿見影的療法,一般敷貼3年及以上的療效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