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7月3日是第13屆世界尿失禁周。我院婦產科積極響應國際尿控協會“在世界范圍內提高尿失禁的疾病認知”的主張,6月27日至7月10日舉辦“關注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系列公益診療咨詢活動。
我院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章雪蓮介紹,尿失禁是一種以漏尿為特征的癥候群。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尿失禁發病率為18%~53%,45歲已生育女性中壓力性尿失禁發病率高達40%。生活中,許多女性誤以為尿失禁是因為年齡增大而發生的自然現象,羞于啟齒只能默默忍受。殊不知,長期尿失禁不僅會導致泌尿系統嚴重病變,還會引發盆腔炎,膀胱炎,陰道炎,性生活障礙等疾病。章雪蓮提醒,女性若發現“一咳嗽就尿”的情況出現,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婦產科就診和接受治療,才能早日擺脫尿失禁的困擾與尷尬。
五旬戲曲表演者頻繁“尿褲子” ,偷偷用護墊才敢登臺
52歲的蔡女士是長沙一名資深的戲曲表演愛好者。大約從8年前開始,蔡女士有了“難言之隱”,只要是唱戲、大笑、打噴嚏、走路快等情況下就會發生漏尿。蔡女士覺得應該是自己年紀大了,身體機能退化的緣故,于是一直默默忍受。慢慢地,蔡女士 “尿褲子”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除靜坐、睡眠狀態下,其余時間均有尿液漏出,需長期使用尿不濕,每次外出唱戲登臺都是提心吊膽,生怕尿褲子惹笑話。
蔡女士將自己經常漏尿的秘密“悄悄”告訴了表姐,表姐建議她上醫院檢查看看。蔡女士接受了意見,來到我院婦產科就診。接診醫生、副主任醫師黃宜珍為蔡女士全面檢查后確定了“漏尿”的原因,是“壓力性尿失禁”,因尿道周圍的肌肉與筋膜松弛導致。由于蔡女士的“壓力性尿失禁”已經發展到重度,因此黃宜珍建議蔡女士接受手術治療。
經過術前評估與心理疏導,蔡女士順利接受了經閉孔經陰道尿道中段無張力懸吊術,整個手術過程約30分鐘,術后蔡女士漏尿的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登臺表演永遠“告別”尿不濕,重拾自信活力。
二胎媽媽生完孩子后憋不住尿,一天要換4條褲子
32歲的小思(化名)生完二胎后,發現自己越來越憋不住尿,一咳嗽就漏尿。有時候在公共場所有了尿意,根本等不及到廁所,褲子就已經濕了一片,每天都要換3到4條褲子,心情非常郁悶,又不好意思跟家人說。
產后42天后,小思來到我院婦產科接受產后康復復查,在進行盆底肌功能檢測時,盆底康復師陳艷發現她有嚴重的盆底功能障礙,這是由于懷孕后盆底肌松弛導致,屬于輕度“壓力性尿失禁”。醫生建議她接受盆底康復治療,小思欣然同意,積極進行治療和鍛煉,一個療程結束后,基本無漏尿,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黃宜珍解釋,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控制從尿道口流出,而壓力性尿失禁是指在沒有膀胱自主收縮的情況下,由于腹壓增高導致的尿失禁,如大笑、打噴嚏、咳嗽、運動、搬運重物時,尿液會不自主地從尿道口流出,嚴重的甚至走幾步都會漏尿,只能夾著腿走路。
“由于癥狀的輕重不一,治療方法也各異?!秉S宜珍表示,輕度的壓力性尿失禁,可以進行保守治療,可通過生物反饋治療、刺激神經治療以及凱格爾運動等鍛煉方式來加強盆底肌的訓練從而控制和減輕其癥狀。如果尿失禁發展到重度,患者需接受手術治療。目前經閉孔經陰道尿道中段無張力懸吊術已逐漸取代了傳統的開放手術,該項技術運用尿道中段懸吊原理,將獨特的網狀編織工藝吊帶松弛地平置于尿道中段后壁,吊帶的兩端埋在組織中而無需縫合固定,幾天后就能和自身組織融合在一起。該手術時長短,約30分鐘,術后1—2天即可出院,是一種痛苦少、見效快的治療手段,不會改變患者當前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結構,且創傷和并發癥小。
日常生活中,女性做這種運動可預防壓力性尿失禁
黃宜珍提醒廣大女性,日常生活中,成年女性每天堅持做凱格爾訓練,即收縮陰道和肛門,每縮緊3-5秒,然后緩慢放松3-5秒,如此循環,持續10-15分鐘,每天2-3次。若一旦出現尿失禁,盡早到醫院診治,通過保守或手術方式,絕大多數可以治愈。
此外,黃宜珍建議正處于懷孕期的女性應在生產之前就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正確練習凱格爾運動收縮盆底肌肉,在長期的練習中提升女性盆底功能,減少產后漏尿的發生率。
通訊員 呂志芳 申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