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穎
高血壓是個慢性病,很多人都是多年的老病號,降壓藥已經吃出了經驗。于是,不少病友會“自助”選藥、吃藥、換藥,可這樣不僅不專業,還會暗藏健康隱患。我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席蘭艷介紹到,吃降壓藥控制高血壓的病人,無論是最初選擇降壓藥,還是治療過程中更換降壓藥種類和劑量,用哪個、怎么換,都需要在大量專業知識的背景下,結合患者個人具體情況才能做出判斷。
【典型病例】
NO1:看到鄰居換藥,自己也跟著換藥
家住新開鋪的王爺爺和鄰居鄒爺爺兩人患有高血壓病多年,一個多月前,王爺爺的血壓波動較大,但是在平時的遛彎中他發現,鄰居老鄒的血壓在吃了某種降壓藥后一直特別穩定,王爺爺頓時覺得兩人都有多年高血壓,別人能吃的,自己肯定也能吃。于是在沒有咨詢醫生的情況下,王爺爺就隨意更改了自已的降壓藥,但就在第二天,老王發現自已調整用藥后的血壓不但沒降,而且還出現了頭暈乏力不適。王爺爺又去趕緊咨詢其他有高血壓的同事,但是換了幾種藥物、調整了幾次劑量后都沒有明顯效果,不得已只能去醫院求助醫生。
NO2:經常漏服降壓藥,結果急性心梗住進ICU
長沙的楊先生是一名大貨車司機,有三十年的吸煙史,而且每天至少喝2兩白酒,5年前檢查出高血壓。因為工作性質,楊先生跑長途時經常漏服降壓藥,所以血壓控制并不理想,加上有吸煙飲酒的不良習慣,去年11月,楊先生就因急性腦梗死送往我院搶救,當時出院時醫生曾叮囑他一定要戒除煙酒,按時服用降壓藥,但楊先生出院后不久就忘了醫生的告誡。
今年2月,楊先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陣發性胸痛、胸悶,伴左手麻木,持續約10分鐘可自行緩解。楊先生認為這些癥狀是腦梗死后遺癥,在社區診所扎針灸治療后有所緩解就沒去醫院檢查。過了幾天癥狀加重,楊先生這才來到我院就診,心電圖結果提示呈典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酶譜、肌鈣蛋白明顯升高,醫院立即啟動胸痛中心綠色通道將楊先生送進介入室進行治療。
【專家解析】那么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當中如何正確用藥呢?市民又存在哪些用藥的誤區呢?
誤區一:沒有癥狀就不用服藥
有的患者高血壓可導致頭痛、頭暈、心慌等各種短期不適的臨床癥狀,但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通常無癥狀,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壓高,是體檢或偶爾測量血壓時才發現血壓高,這類患者覺得自己沒有什么不舒服的癥狀,又擔心吃降壓藥的副作用,所以就選擇不治療。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高血壓的主要危害不在于它引起的癥狀,而是不知不覺中損害全身的血管,損害心、腦、腎等多個器官的功能,這些損害日漸嚴重時,會發生各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的并發癥。
誤區二:清晨和夜間服藥都一樣
無論是健康人還是高血壓病人,血壓在24小時內都是不斷變化的,有著“兩峰一谷”的晝夜節律,而清晨通常是一天中血壓水平較高的時段,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在清晨時段的發生率較高。所以,高血壓患者應重視清晨的血壓管理。
高血壓病人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此類藥物具有降壓平穩、效果持久的特點,一般早晨7點左右服用,可以較好地控制全天血壓及晨峰血壓,并避免夜間血壓過度降低,更有效地預防猝死、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因此,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應該在清晨服用降壓藥。如果服用中、短效降壓藥,則需每天2~3次給藥,以達到平穩控制血壓的目的。
但是也要因人而異,約有 10% 的患者白天血壓正常,單純夜間高血壓,是一種隱蔽性高血壓,需做動態血壓監測才能確診,這種患者需要睡前服藥;對清晨血壓高的患者可在睡前服藥,以控制晨峰血壓。因此,患者可以根據自身24小時的動態血壓監測,找出自己的血壓變化規律,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服藥時間
誤區三:血壓正常后無需再服藥
“堅持服藥是高血壓患者的長壽之路”。高血壓和傷風感冒不同,高血壓不能治愈,只能通過綜合治療被控制,這就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降壓藥。血壓在服藥后的“正常”,只是在藥物作用下的一種狀態,藥物作用時間有限,一旦停藥,藥物經過代謝,藥效會逐漸消失,血壓也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對心、腦、腎靶器官的損害更嚴重。所以即使暫時控制了血壓,也不可擅自停藥,如果血壓偏低應及時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
誤區四:擔心降壓藥有耐藥性長期服藥會失效,病情較輕時盡量推遲用藥
降壓藥不是抗生素,不會出現類似抗生素耐藥的情況,長期服用不會失效,不愿意服藥是非常錯誤、而且十分危險的觀念。除非早期的輕度高血壓,通過嚴格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壓達標者不需要用藥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藥治療獲益越大。血壓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護血管,預防心、腦、腎損害,其遠期預后越好。不要等到發展到心、腦、腎等臟器損害時再用藥,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誤區五: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減量或隔天服用
擅自減量或隔天服用的后果是造成血壓的波動,血壓忽高忽低更容易對血管、心、腦、腎等造成損傷。高血壓病人應該平穩降壓,有效控制全天血壓及晨峰血壓,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預防猝死、腦中風和心肌梗死等的發生。
誤區六:只需服藥即可治療,高血壓和不良生活方式無關
血壓高,堅持服藥固然重要,生活方式也直接影響降壓效果,藥物治療應該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之上,兩者缺一不可。高血壓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造成的,不控制不良生活習慣,會繼續損害血管,加重高血壓。所以,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也需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清淡飲食,低鹽、低脂、低糖等)、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心理平衡、避免熬夜等,否則就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誤區七:高血壓是慢性病長期服藥即可,不用復診
高血壓患者應長期治療和定期隨訪。即使長期服藥,血壓也可能會有波動起伏,高血壓患者的病情不是一成不變的,降壓需要保持長期穩定、達標,定期進行血壓測量,做好記錄,判斷療效,觀察變化。如果在服用降壓藥期間,出現低血壓、咳嗽、水腫、心悸等癥狀就需要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降壓方案。即使血壓穩定了,也需要定期復查,讓醫生了解血壓達標情況、用藥依從性、不良反應以及肝腎功能等身體狀況準確地指導用藥,并斟酌是否需要調整降壓藥物的劑量和種類。
誤區八:就醫時不需要服藥
部分患者在復診或就醫時總是糾結是否應該和往常一樣規律服藥后再就醫,擔心服藥后就醫會掩蓋住自己的真實病情,事實上,就醫前應如常服用降壓藥,因為復診或就醫主要是讓醫生診斷當前病情發展的情況,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當前服藥后的情況來判斷之前的用藥效果,判斷該用藥方案是否得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若就醫前臨時停用降壓藥,血壓升高會導致醫生出現誤判。
誤區九:漏服降壓藥第二天服用雙倍劑量補上
漏服降壓藥第二天如果雙倍服藥可能會導致血壓下降速度太快以及降得過低,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灌注不足而導致缺血事件,出現頭暈、心悸、少尿、低血壓以及暈厥等,進而會有誘發腦梗的風險。若出現漏服的情況,首先認真閱讀所服用降壓藥的說明書,按照說明書上相應的方法進行處理。如果說明書上沒有具體列出漏服藥物的處理方法,就根據具體的藥物,以及根據服用的次數,和漏服的時間具體安排。長效降壓藥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藥物半衰期較長,每天服用一次,在服藥后穩態血藥濃度維持24小時以上,即使偶爾漏服,也對降壓效果影響不大,可在第二天按時服用,同時監測血壓,如有頭暈頭痛等不適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