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長沙故事

屈雅嫻和康復中的廉幼芳老人(朱文青攝)
【新聞直擊:規培醫生屈雅嫻在公交車上救下腦卒中老人】
“謝謝屈醫生,謝謝你們......”9月28日一早,在我院神經內科病房出現了這樣一幕:21床80歲的患者握著屈雅嫻醫生的手,連連道謝。原來,9月27日上午,老人在公交車上出現腿痛、左側肢體麻木、走路不穩,是細心的屈醫生在觀察老人后發現異常,跟著老人一起下車,又叫了的士將老人送到醫院急診科,經過檢查,老人診斷為急性缺血性腦梗死(俗稱中風),高血壓,所幸救治及時,老人目前情況穩定。
老人名叫廉幼芳,今年80歲,長沙本地人,9月27日上午出門乘坐159路(車號614428)公交車去新星小區附近辦事。而我院神經內科規培醫生屈雅嫻正好下了夜班,于9點50分左右也乘上了該趟次159路公交車回家。由于一整晚照顧科室病人,上車后的屈醫生倦意很濃,想閉目養神一會,但前座廉幼芳老人的舉動卻引起了她的注意。只見老人突然站起來在地上跺腳,看起來腿不太舒服的樣子,當時公交車在行駛當中,考慮到安全問題,司機師傅幾次提醒老人坐好,老人便停止了跺腳動作坐回了座位。
公交車行駛到快要抵達新星小區站時,老人提前起身準備下車,但似乎有些走不穩,屈醫生立即起身扶住了老人。老人一邊對屈醫生說著道謝,一邊抱怨半小時前還沒事,怎么突然就這樣子了?“老人突然腿麻?該不會是腦中風?!”作為神經內科規培醫生,屈雅嫻聽到老人抱怨的話語時,職業敏感覺得老人腿麻不簡單。于是立即詢問老人的腿麻情況,以及除了腿麻之外還有沒有別的癥狀。當得知老人在腿麻的同時,還出現了左側胳膊、手、臉部的麻木及乏力時,屈雅嫻便更加確認了自己對老人病情的診斷:腦中風。如果是腦中風,那么對于這樣的患者來說,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雖然我還沒有到站,但是出于醫者的責任,我在車停穩后,便扶著老人一起下了車。”屈雅嫻說。
下車后,屈雅嫻醫生耐心給老人科普著腦中風的相關知識,并建議她第一時間通知家人,趕緊去醫院就診。在屈雅嫻的勸說下,老人消除了疑慮,同意去醫院,但表示家屬一時之間趕不到。屈雅嫻醫生見狀,立即攔住了一輛的士,護送老人去最近的我院看急診。一路上,屈醫生一邊安慰老人并電話告知老人家屬,一邊觀察老人病情并聯系神經內科急診劉婭醫生,提前啟動綠色就診通道。十分鐘后,屈醫生便帶著老人抵達了醫院急診科門口。在綠色通道的幫助下,老人被迅速送往急診搶救室,并完善了相關檢查,最后確定老人為急性缺血性腦梗死,好在救治及時,并沒有出現嚴重的后遺癥,但老人左側肢體乏力癥狀需要通過后期康復訓練慢慢康復。此時老人的兒子也趕到了醫院,看到老人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兒子在一旁守著,屈雅嫻醫生才放心地回家了。
9月28日上午,屈雅嫻醫生上班查房時再次遇到了廉幼芳老人,便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老人緊緊握住屈醫生的手,連連說著謝謝,“真的感謝屈醫生,要不是遇到這么熱心有愛的好醫生,我還不知道會是什么情況……”而面對老人和家屬的感謝,屈醫生表示,能幫助到老人,她其實非常開心!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天職不分八小時內外。”屈雅嫻說,醫院多次涌現出院外救人的典型,前輩老師為她做出了榜樣。
【愛心無限:醫院涌現出一批院外救人的先進典型】
“愛心無限”是我院一直倡導的醫院文化,多年來,醫院也涌現了一批又一批院外救人的先進典型。今年5月和9月,醫院超聲科醫生邱躍文和放射科醫生袁彪路遇心臟驟停的患者,并及時給予了心肺復蘇搶救,挽救的不止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更是挽救了一個個面臨破碎的家庭。面對患者的感謝,這些醫者無一例外都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而天職不分“八小時”內外,在工作之外,路遇危難挺身施救,更是職業精神的體現,是一種深植于內心的信仰和本能。
邱躍文救人事件回顧:5月22日晚21點左右,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19級學生劉陽(化名)在操場跑步時突發心臟驟停倒地,同時間在中南大學鐵道學院操場跑步健身的我院超聲診斷科醫生邱躍文發現后,迅速跪地,將劉陽平臥、頭偏向一側,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同時讓周圍圍觀的同學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110報警電話,并幫忙查看脈搏、呼吸、瞳孔情況。
時間一點點過去,邱躍文持續重復著心肺復蘇的動作,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臉頰落下,后背早已濕透,但劉陽始終沒有任何反應,大家都捏了一把汗,氣氛十分緊張。邱躍文此刻腦海里只有一個信念:堅持不放棄,在120急救車到來之前為這名年輕的大學生贏得生機。
通過10多分鐘不間斷的心肺復蘇,劉陽終于出現了自主呼吸和動脈搏動,120救護車到來后,邱躍文協助急救人員將男生抬上擔架、搬上救護車,介紹了一下現場情況及施救過程,邱躍文這才松了一口氣,默默地離開了現場。
由于心肺復蘇及時,劉陽不僅保住了性命,且恢復很好!校方得知是一位好心人在學校操場上施以援手,才為醫生后續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后,感激不已,便一直在尋找這位好心人。后經多方打聽才得知施救人是長沙市中心醫院超聲科邱躍文醫生,于是中南大學鐵道校區管委會楊彥主任一行給邱躍文和醫院送來錦旗,并對邱躍文毫不猶豫施救的義舉和醫院培養出來的扎實過硬的急救技能贊嘆不已,更被白衣天使的使命仁心所深深感動。

放射科袁彪教科書式搶救回顧:9月8日晚,長沙一男子在踢足球比賽時心臟驟停倒地,幸運的是,現場恰好有兩名醫生和一名運動康復師,其中參與搶救的一位醫生正是我院放射科主治醫師袁彪。他們幾人成功對其進行了及時有效的搶救。目前,男子生命體征平穩,正在進一步治療當中。
當事男子是長沙一業余足球隊的隊員,今年44歲,事發時正在長沙洋湖濕地足球場踢隊內友誼賽。現場視頻顯示,8日晚8時30分許,男子在中場附近無球走動,突然倒地,隊友們見狀紛紛圍上去,并大聲呼救。此時正在場上踢球的我院放射科醫生袁彪和另外一位同是球友的康復治療師反應迅速,立即飛跑過去對男子進行生命體征的檢查和確認。袁彪回憶,“剛跑過去的時候,我用雙手拍他的肩膀沒有任何反應,觸摸頸動脈也沒有發現搏動。”情況危急,袁彪立即對男子進行了心肺復蘇。圍觀的隊友們也反應迅速,有的打120急救電話,有的迅速跑去球場的客服中心取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取來之后,我們對倒地的隊友進行了一次電擊,只見他情況開始好轉。同時,體外心肺復蘇按壓一直在持續,大約過了兩分多鐘,暈倒的隊友逐漸清醒。救護車趕到現場后,我們合力將這名隊友送醫。”袁彪描述著當時的搶救過程。幸虧搶救及時,目前男子已無大礙,但還需住院觀察。
【正能量傳播:屈雅嫻救人事件部分媒體報道截圖】

【健康提醒:腦卒中早期識別很重要】
我院神經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賀國華也提醒廣大居民:腦卒中早期識別很重要,腦卒中的癥狀主要包括突然出現的口眼歪斜、言語不利、一側肢體無力或不靈活、行走不穩、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等。可根據“中風120”識別早期癥狀,簡便有效。
“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2”代表“查兩只手臂是否有單側無力”;“0”代表“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一旦突然出現上述癥狀提示可能出現卒中,請勿等待癥狀自行消失,應立即撥打120獲得醫療救助。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及時發現卒中的早期癥狀極其重要,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發病后立即送達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或卒中中心單位,得到規范的治療,可增加恢復的機會,提高生活質量。
黨委辦(宣)高琳 神經內科 易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