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琳 通訊員 李圓菲 文鳳
食道異物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急診,常見卡在食道的異物主要有魚刺、魚骨、雞骨、假牙、硬幣、針釘等。不要以為小小的東西卡在食道是稀松平常的事,以為吞進肚子里或是用民間“土方法”就能自行解決。我院專家提醒,食道異物常由患者在咽喉卡異物后處理不當所致,卡喉以后吞饅頭、吃香蕉、喝醋等“土方法”只會促使異物從咽喉落入食道;在食道卡異物時如果未能盡早就診,容易引起病人食道感染、侵蝕臨近血管,甚至在短時間內死亡,因此不能輕視。
老人魚骨卡喉強吞飯團,刺破食管和氣管
一位75歲的老人,魚骨卡喉后,強吞飯團咽下,導致魚刺刺破食管壁,扎進胸腔,食管周圍化膿、腫脹。8月23日,老人在我院接受了全麻胸腔鏡下微創手術,取出了長約4cm的弧形魚骨,并對食管和氣管進行了修補。術后,老人轉入ICU接受進一步的治療。醫生提醒市民,魚刺、骨頭等異物卡喉,不要盲目吞飯強行咽下,需盡快就醫。
75歲老人劉國強(化名)是湖南益陽人,半月前和家人聚餐時,邊聊天邊吃魚,一陣嗆咳后感覺喉嚨下方傳來刺痛,吞咽時有明顯異物感和痛感,家人立即帶他到附近醫院就診,醫生建議他手術取出魚刺。劉國強老人覺得魚刺卡喉不是大事,便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回家了。回家后,老人按照土方法,強吞飯團咽下了魚刺。沒想到過了7天,他突然感覺胸痛較前加重,再次就診當地醫院,行CT檢查結果提示食管胸上段異物,且已穿破食管壁,魚刺一頭扎進了胸腔。由于已經距魚刺卡喉過去了一周時間,老人食管周圍出現化膿、滲出、腫脹。考慮到病情棘手,醫生建議老人轉往上級醫院尋求進一步治療。劉國強老人反復猶豫下,終于在8月23日跟隨家人來到我院門診就診。
書中取出來的魚骨
該院胸心外科主任、主任醫師袁躍西接診患者后,發現魚刺確實已經穿破了食管到達了胸腔,“情況不樂觀……必須盡快住院手術!”聽到袁躍西主任的詳細分析,劉國強老人這才害怕起來。入院后,胸心外科在經過討論及充分的術前準備后,為老人進行了全麻胸腔鏡下微創手術。術中發現魚刺穿破了食管,露出了刺尖,萬幸的是這根魚刺避開了重要血管。胸心外科袁躍西、楊繼承主任醫師強強聯合,用血管鉗小心翼翼地拔出了一根呈弧形,長約4cm的魚骨。同時發現氣管膜部有一2cm裂口,于是立即對食管和氣管進行了修補。術后,劉國強老人由于感染嚴重,被轉至該院重癥醫學科接受進一步的監測治療。
“魚刺無小事”,我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鄧湘輝提醒,科室經常收治因小小的一根魚刺或碎骨住進ICU 的患者,究其原因,不乏為很多市民在魚刺、碎骨等異物卡喉時都喜歡用喝醋、大口吞飯菜的辦法,試圖把異物吞下去,其實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本來只用鑷子就能取出的魚刺或骨頭,如果進入食道就得做全麻手術。不要以為卡魚刺是小事,一根細小的魚刺就如同一把小匕首,刺破食管或者周圍的大血管會致命。” 鄧湘輝主任也提醒市民,特別是小孩和老人,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注意不要說笑聊天、囫圇吞棗。一旦發現魚刺卡喉應立即就醫,不要用吞飯、喝醋的土辦法,最后反而把簡單問題變復雜了。
六旬老人誤食棗核,刺破食管,生命垂危
秋季進補時節,不少老人會選擇吃大棗補血養生,然而家住長沙縣65歲的劉玉娥(化名)老人卻因為吃大棗誤吞棗核造成食道穿孔、感染,經過開胸手術取出棗核后才脫離危險。目前,劉奶奶在該院重癥監護室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劉奶奶今年65歲,身體健朗,素來喜歡養生。入秋后,天氣干燥,劉奶奶每日燉些銀耳蓮子羹滋陰潤燥,里面還放了大棗和枸杞。一周前,劉奶奶在家吃銀耳蓮子羹時,一不留神“囫圇吞棗”,將一顆煮爛的大棗整個吞進了肚子。“當時只感覺喉嚨被刮了一下,也沒有什么別的不舒服!”據劉奶奶描述,但是3天后她便出現了持續性的胸口疼,繼而又開始出現了吞咽困難、胸悶、發熱、周身不適等癥狀,這才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我院消化內科門診就診。
經該院消化內鏡室胃鏡檢查發現,劉奶奶誤食的棗核遠遠不止“劃破喉嚨”那么簡單,棗核兩端橫著順食道而下,刺穿了奶奶的食管,且刺入處已經發生了腫脹糜爛。更讓人惋惜的是,由于棗核卡入食道時間較長,已造成奶奶食管下段穿孔,導致縱隔感染嚴重,胃鏡下已無法取出棗核,只能行開胸手術。劉奶奶本人和家屬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好在經過醫生反復的溝通,開胸手術如期進行。我院胸心外科專家幫劉奶奶取出了一個長約1.5cm,寬約0.5cm的棗核。術后,為加強監護,劉奶奶被轉入該院重癥醫學科接受進一步的治療,目前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我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鄧湘輝表示:食管異物是常見性急癥種類之一,科室每年都要收治幾十例食管異物的病患。最為常見的就是棗核、魚骨以及雞骨等,發生原因常見于:進食過快以及進食過程中談笑情況;嚴重性酗酒后,發生認知能力障礙,直接將酒瓶蓋誤咽;還有在相對較黑的環境之下服藥,進而直接誤食包裝的錫箔紙等;老年人由于牙齒缺失、神經功能障礙以及咽喉肌麻痹等相關情況,經常出現食道異物。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胸腔和腹腔通過‘膈肌’分開,食管從頸部經過胸腔穿過膈肌進入腹腔,與胃相連。尖銳異物入喉可直接造成食管破裂,食管一旦發生破裂,會導致胸腔積液、化膿性感染、肺部感染、重癥肺炎、腹膜炎、腸粘連、腸梗阻,可產生菌血癥、毒血癥和敗血癥、中毒性休克等,其病死率為30%至70%。”鄧湘輝主任提醒廣大市民,生活中應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切忌進食時大聲說話和談笑。若不小心發生食道異物,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時就醫,特別是出現胸痛、吞咽困難時,更應引起高度重視。
手術取出的棗核,已經發黑
【延伸閱讀】異物卡喉最好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誤吞異物卡喉的情況非常常見,多數異物會被卡在咽、喉、氣管等部位,令患者出現較為明顯的不適反應。然而異物卡喉一旦導致呼吸道被堵塞,便會有窒息的風險,極大地威脅生命安全。除了防患于未然以外,掌握異物卡喉后的正確急救方法是極為重要的。
目前異物卡喉最好的急救方式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利克急救法又稱腹部沖擊法,用于1歲以上兒童或者成人,在其發生嚴重氣道異物梗阻以至于不能咳嗽、不能說話、無法呼吸時,通過沖擊其上腹部(肚臍上、劍突下),造成膈肌上抬胸腔壓力增加,從而沖擊出異物。實施這種急救法時,兒童和成人的具體操作有所不同。
在兒童出現異物卡喉的情況后,首先需要在短時間內安撫孩子,使其盡量不要哭鬧,以免加重氣道阻塞的情況。短時間安撫好孩子后應立即識別,馬上急救。可用前臂扶住患兒的身體,令其面部朝下,用手掌掌根在患兒背部進行連續拍擊。
成年人在異物卡喉后的處理方式與兒童具有一定差別,通常搶救者需要站在患者背后,用兩手環繞患者的腰部,用拳頭快速向上重擊患者腹部,直到氣管阻塞解除。若四下無人,可靠在桌子或者扶手欄桿等部位,利用物體邊緣對上腹部形成壓迫,盡快解除氣管阻塞。
注意:無論是成人、兒童還是嬰兒,當發生氣道異物梗阻,通過以上手法不能解除時,患者將會因為缺氧而意識喪失失去反應,則改采用心肺復蘇法進行施救。但需要在每按壓完30次、人工呼吸之前,檢查患者口腔是否有異物出來。
雖然異物卡喉后的急救法見效較快,但這種方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該方法主要是利用氣壓來促使異物的排出,因此對于顆粒較小或粘性較大異物來說,這種急救措施的效果便極為有限。此時應盡快將患者送醫診治,切勿有所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