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我院血液內科在門診開展義診及健康教育活動。血液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尹亞飛現場為市民講授了有關淋巴瘤的科普知識。
尹亞飛副主任介紹,淋巴瘤是一種源于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為我國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個大類。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約占所有淋巴瘤的 91%,彌漫大 B 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和邊緣區淋巴瘤是我國排名前三位的淋巴瘤病理類型。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淋巴瘤的發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2020年我國新確診淋巴瘤99663例,年發病率約7.06/10萬。
41歲的彭力(化名),今年3月份出現咳嗽咳痰,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不佳,外院查肺部CT提示肺部占位及大量胸水,且外周血白細胞明顯升高及頸部多發的淋巴結腫大。4月初,疑診結核收入我院結核科,入院后發現淺表淋巴結進行性增大,經血液科會診,考慮淋巴瘤并骨髓侵犯。患者轉入血液內科后,行骨髓涂片提示有77%腫瘤細胞,同時請耳鼻喉科行頸部淋巴結切除病檢,最終確診為低級別濾泡性淋巴瘤并肺部、骨髓侵犯(IV期,EZH2基因突變陰性)。4月27日根據最新的濾泡性淋巴瘤診治指南(NCCN指南及CSCO指南),選用GB方案(奧妥珠單抗聯合苯達莫司汀)化療。第一周期化療后,彭先生狀態良好。5月26日復查肺部CT,肺部占位、胸水及淋巴結明顯縮小。咳嗽及氣促也完全消失。目前,患者仍在血液內科接受后續治療。
尹亞飛分析,淋巴瘤早期癥狀并不典型,比較常見的是患者無意間發現有腫大淋巴結,一般自己能觸摸到的部位有頸部、腋窩或腹股溝,如果這些淋巴結會在不痛不癢中逐漸長大,要引起重視,學會自查,建議定期體檢。另外,有些患者會出現發熱,持續性的低熱,或周期性發熱,伴隨消瘦、短期內體重下降比較明顯,晚間盜汗等癥狀;也有患者會出現乏力、食欲減退;還有患者會有皮膚瘙癢等,這時患者應立即到專科醫院進行篩查。
如何在生活中有效預防淋巴瘤?尹亞飛表示,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是遠離淋巴癌的基礎。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遵循“均衡、適量”原則;保持輕松的心態;適當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規律體檢,盡早發現不適,杜絕外在因素的持續刺激,可讓人體在一定程度上遠離淋巴瘤。
血液科 徐宏向 黨委辦(宣)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