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突發缺血性腦卒中,48歲的彭香梅(化名)被送至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神經內科緊急救治。腦血管造影檢查顯示患者左側大腦的動脈存在不規則狹窄,可周邊血管卻未觀察到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征象。到底卒中是如何發生的?醫生借助高分辨率血管壁核磁共振成像檢查“排雷”成功,確認病因是左側大腦中動脈夾層。
4月5日晚8點,家住雨花區的彭香梅和丈夫在小區散步,彭香梅突然感到右側手腳麻木、無力,頭暈且站立不穩。丈夫立刻打車將她送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救治。經過相關檢查,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神經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徐偉立即評估患者病情,確定治療方案。
經腦血管造影檢查顯示,彭香梅左側大腦中動脈存在不規則狹窄。通常來說,導致腦血管狹窄最常見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但是患者的周邊腦血管并未觀察到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征象,那么是否存在其他潛在原因呢?徐偉決定聯系放射科,為患者做一次高分辨率血管壁核磁共振成像檢查。在放射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廖榮信的指導下,該項檢查最終確認導致患者缺血性腦卒中的潛在原因是左側大腦中動脈夾層。徐偉決定采取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的方案,通過介入手術使用支架從血管內撐開,將夾層進行原位復原。這種方法相對無創,對血流影響較小。手術非常成功,當前患者的病情已經穩定,正在康復當中。
徐偉介紹,成人大腦中動脈直徑僅為3—5mm,傳統的影像學方法如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等僅能顯示管腔結構,無法展示血管壁的細節情況。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是近年新興的一種核磁共振成像新技術,是目前唯一可對顱內血管壁成像的無創檢查技術,具有無創、無輻射、高空間分辨率、高信噪比等優勢。該技術不僅能夠顯示血管腔的狹窄程度,還能清晰地呈現病變血管壁的細節,包括有沒有夾層或斑塊,以及斑塊的位置、形態、內部成分、與重要分支血管開口的關系等,為不同病因或發病機制的腦卒中提供精準的信息與依據,從而幫助醫生制定最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有效改善患者的療效和預后。
供稿丨神經內科 向曉婧 宣傳部 秦璐
一審丨神經內科 王振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