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主任,謝謝你們,困擾我八年的腰痛問題終于解決了!”最近,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脊柱外科一區主任許宇霞及其醫療團隊收到了患者張安華(化名)發過來的一段視頻,視頻中老人走路帶風,和手術前判若兩人。
張安華今年80歲,家住益陽市。8年前逐漸出現腰痛及左下肢疼痛,每當彎腰勞動及行走后癥狀就會加重,休息后癥狀緩解,保守治療多年效果并不明顯。兩年前,張安華癥狀加重,在當地醫院分別進行了微創及開放手術治療,病情仍未見好轉,疼痛癥狀還逐漸加重,行走50米不到就必須停下休息。病情導致張奶奶生活質量降低,戶外活動逐漸減少,大部分時間都需要臥床休養來緩解腰腿痛。
兩個月前,張安華及家人慕名來到了長沙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一區許宇霞主任診室就診,許宇霞綜合分析患者病情后診斷老人為“腰椎椎管狹窄癥”,收入院治療。
核磁檢查可見骨質增生,椎間孔狹窄,椎間隙變窄由于患者年齡大,兩年前曾接受過微創手術及后路開放手術各1次,局部解剖結構發生改變,椎管內瘢痕組織形成,神經根粘連嚴重,責任痛點難以確認,再次手術相當于對腰椎進行第三次“翻修”,難度極大。
許宇霞帶領團隊為她量身定制了詳細的手術方案。手術團隊先在局麻下為老人進行了神經根阻滯術,明確責任痛點節段,在術式選擇上又反復斟酌,根據老人實際情況,最后選擇了微創經椎間孔入路腰椎融合手術,既能徹底解除神經壓迫,重建脊柱穩定性,又可以避開原先的手術疤痕區,盡可能地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手術順利完成。
脊柱外科一區主任許宇霞帶領團隊為老人實施手術
術后第3天,在科室護理團隊的精心護理下,老人即可在腰部保護支具下下地行走。術后一周后,術區腰疼明顯緩解,張奶奶可來回在病房通道獨立行走200米左右,也不再覺得腰痛及雙下肢放射痛。
張安華家屬發來老人外出購物時拍攝的視頻(此為視頻截圖)
出院時,張奶奶讓家人特意為許宇霞主任團隊送來感謝錦旗,兩周后又發來自己走路的視頻,多虧了醫護人員們讓自己享受到了愜意的老年生活。
許宇霞介紹,如果老齡患者出現站不久、走不遠,走一段路就出現下肢疼痛、麻木、乏力、沉重感,蹲下或休息片刻后癥狀減輕或消失,繼續行走后癥狀又再次出現而被迫再次休息的情況,就代表很有可能患上了腰椎椎管狹窄癥。這是一種常見的老年退行性疾病,常因腰椎小關節、椎間盤等結構的退變、繼發性椎管容積的減小,從而導致椎管狹窄,神經結構受到壓迫,引起腰骶部痛、腿痛、雙下肢漸進性無力、麻木、間歇性跛行、步態不穩、行走困難。
針對腰椎椎管狹窄癥,許宇霞強調,早期保守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對于一些70歲左右的老年患者,如果站立時間不超過20分鐘,行走不到500米路就出現嚴重的下肢癥狀,建議盡早進行手術治療。
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癥狀進一步加重,健康水平逐年降低,手術風險隨之增加,很有可能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方式也越來越微創化,通道輔助顯微鏡下手術是國際公認的手術治療金標準,它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和痛苦大幅減少,術后也能早期下床活動。因此,老年人群若出現類似張安華老人的不適癥狀,需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供稿丨脊柱外科一區 孫紅霞 宣傳部 朱文青
一審丨脊柱外科一區 許宇霞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