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今天復查,一切正常,太感謝了!從孩子早產出生到出院,醫生護士給了我們很多關心和幫助,謝謝你們!”3月11日,是早產寶寶笑笑(化名)來院復查的日子,笑笑媽媽王安(化名)與家人將一面寫有“最美醫護,仁心仁德”的錦旗送到了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手中。
早產兒遇上氣胸,多學科聯手救治
“34周早產兒出現呼吸窘迫,血氧下降!”
“胸部X線檢查提示右側氣胸,右肺壓縮面積達50%!”
“請胸外科緊急會診,準備胸腔穿刺引流!”
3月1日上午,在長沙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病房,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治行動正在展開。
“患兒母親孕34周發生前置胎盤大出血,進行緊急剖宮產,早產兒出生后體重僅2.37kg,轉新生兒科病房觀察治療。入院十小時后,寶寶心電監護儀突然報警,出現了反復血氧降低、呼吸急促、全身皮膚發紺等呼吸窘迫癥狀,情況危急!”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祝立平回憶,患兒是早產兒,本身肺泡發育不成熟,可能出現心肺相關疾病,立即行氣管插管上呼吸機,完善床旁胸片和心臟彩超檢查,胸片結果提示:右側氣胸,肺部壓縮面積達50%。
早產合并氣胸,情況兇險,時間緊迫!科室主任楊琴立刻請胸外科急會診,副主任醫師陳范才火速趕到,再次查體,結合胸片,準備為患兒進行胸腔穿刺、閉式引流。新生兒胸腔容積小,操作難度大,大大增加了胸腔閉式引流術的風險,稍有差池,極易損傷心臟大血管,要求穿刺精度高,零失誤。陳范才和新生兒科密切配合,精準取位進入胸腔,迅速將胸腔閉式引流管放入胸腔內,并與閉式引流瓶相連接,手術順利完成,隨著胸腔內氣體的緩慢抽出,患兒的呼吸困難明顯改善,血氧上升,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
多學科合作行胸腔穿刺引流
24小時后,患兒復查胸片,不再提示有氣胸。經過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笑笑逐漸拔除了引流管和氣管插管,順利出院。
什么是新生兒氣胸?
楊琴介紹,新生兒氣胸是新生兒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可分為自發性氣胸和繼發性氣胸,是指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積氣狀態。當發生氣胸時,會導致患者肺部受壓,影響氣體交換,進而引起呼吸困難、發紺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早產兒由于肺部發育不成熟及感染等因素,更易發生氣胸。
新生兒氣胸如何識別?
楊琴提醒,新生兒氣胸發生突然,癥狀兇險,主要發生在新生兒期前3天,以單側為主。若不及時處理,嚴重時會危及生命。若發現寶寶有氣促、呼吸困難、面色發紺等癥狀,家長需盡快帶寶寶到醫院就診,及時查找病因,對癥治療。
供稿丨新生兒科 米霞 宣傳部 朱文青
一審丨新生兒科 楊琴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