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滿心期盼的暑假已接近尾聲了,旅游、玩水、看電視……玩得不亦樂乎的孩子們不禁感嘆“美好時光為何如此短暫”,卻從未意識到自己也在不經意間承受著這份美好帶來的各種“傷”。為此,我院專家提醒廣大學生及家長,暑期安全不放假,繃緊健康弦。
旅行美食不斷,孩子急性腸胃炎進了醫院
7月26日,11歲的梁小惠(化名)趁著放暑假和父母前往長沙旅行,到了長沙第一站便直奔當地有名的夜市一條街。小惠一路上品嘗了各種小吃。沒想到第二天上午就出現了嘔吐、腹瀉等癥狀,中午還出現抽搐,父母趕緊將她送至我院兒科,經檢查診斷為“急性胃腸炎、中毒性休克”,收入兒科重癥醫學科進行救治。
據小惠媽媽王潔(化名)描述,7月25日,他們一家三口抵達長沙后一路打卡網紅夜市,兩個大人對小吃興趣不大,但是小惠興致很高,一路上她吃了不下十種小吃。7月26日上午,小惠起床后沒多久就出現了嘔吐、腹瀉不止等癥狀,伴精神反應差、面色蒼白,本以為吃點藥就會緩解,沒想到到了中午時,孩子突然發生抽搐,這下她和丈夫都嚇壞了,趕緊撥打120,隨后孩子被緊急送至我院兒科救治。
“孩子入院后,檢查發現血壓低至77/36mmHg(正常血壓應不低于90/60mmHg)。通過完善相關檢查,考慮為急性胃腸炎產生大量毒素導致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進而引發腦功能障礙,乃至休克。”據我院兒童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李嘉介紹,通過積極抗感染、改善循環、護胃、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相關對癥支持治療,3天后小惠嘔吐及腹瀉明顯好轉,生命體征平穩,未再發生抽搐,轉入兒科普通病房繼續觀察治療。
“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道黏膜的急性炎癥反應,多見于夏秋季,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痛、腹瀉。小惠生病入院應該是進食過多、過雜及生涼食物,引起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癥狀。需要重視的是,一旦發生嚴重腸道感染時,致病細菌還會產生大量細菌毒素侵入人體引發嚴重的并發癥,如敗血癥、中毒性休克等。”李嘉提醒,兒童腸胃功能未發育完善,抵抗力差,一旦出現嘔吐、抽搐、高熱、昏迷等情況,應盡快前往醫院就診。同時,有條件時盡量保存吃剩的食物,以方便醫生檢測是否存在食物中毒情況。
急性胃腸炎重在預防,在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去衛生條件差的場所就餐;
2、不貪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疑似變味腐敗食物不要嘗試;
3、食物保存需得當,生食熟食要分開;
4、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使用公筷分餐,飯前便后要洗手。
兒科 楊琦 黨委辦(宣 )朱文青
暑期天天泡游泳池,10歲男童患上“疣”
近段時間長沙持續高溫天氣,游泳、玩水嬉戲成為了暑期孩子們最喜歡的項目。家住雨花區10歲的雷肖林(化名)酷愛游泳,幾乎天天都去小區附近的游泳館“打卡”,沒想到身上長出了很多“紅坨坨”,到醫院檢查后診斷為“傳染性軟疣”。醫生提醒,游泳雖然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但如果泳池人多,消毒不嚴格,有可能會傳播一些皮膚病,家長和孩子要引起重視。
據雷肖林的母親王麗(化名)介紹,雷肖林今年四年級,放暑假后每天由父母帶著前往小區附近的游泳館游泳,一來想著游泳健身,二來還可以防暑降溫。游泳后沒幾天,小林的肚子上和背上出現了一些“紅坨坨”,由于不痛不癢,小林也沒有在意,以為是被蚊子咬了。后來這些“紅坨坨”越來越多,王女士發現后在家中嘗試使用一些皮膚外涂藥后也不見好轉,于是帶小林來到我院皮膚科就診。皮膚科接診的主治醫師劉穎科在仔細檢查后,診斷為:傳染性軟疣。王女士一聽是傳染性疾病就急了,“醫生,孩子怎么會被傳染的呢?家里非常注意衛生,大人小孩的用品都是分開的。家里其他人都沒有癥狀,只有孩子一個人有。”劉穎科在詢問病史的時候了解到,每次去游泳池,只有小林下水了,父母只在岸邊守著,而小區的游泳池由于暑期對學生免費開放,人確實比較多,衛生情況不是特別理想。小林放暑假后游了沒幾天身上就出現了軟疣,而且越來越多,劉穎科推測孩子很可能是在游泳的時候感染了病毒。
(皮膚鏡下軀干部位的傳染性軟疣)
劉穎科告訴王女士,傳染性軟疣是傳染性軟疣病毒感染皮膚所致,兒童感染較多見,也可以發生于健康的青少年或成人。主要通過皮膚直接接觸傳染,也可通過性傳播及被污染的公共設施,如浴室和游泳池傳染。如果搔抓軟疣造成局部皮膚損害,可以造成自體傳播。傳染性軟疣一般沒有瘙癢、疼痛等自覺癥狀,往往被患者忽視。經常發展到身上長了十余顆甚至幾十顆軟疣才到醫院就診,造成治療難度增加,復發率也增加。
怎么早期識別傳染性軟疣?劉穎科表示:傳染性軟疣最常見的部位是軀干、皮膚皺褶部位,通過性傳播的位于生殖器、肛周、陰阜、下腹等部位。開始表現為膚色的小丘疹,后漸漸增大,突出皮膚表面成為半球形。典型的皮疹質地偏硬,表面有蠟樣光澤,中央有肚臍樣凹陷。抓破后可擠出白色奶酪樣物質,即軟疣小體。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特征的皮疹,短時間內不消褪,無明顯自覺癥狀,搔抓后出現自體傳染的現象,要警惕傳染性軟疣的可能。
公共場所如何有效避免感染傳染性軟疣呢?劉穎科提醒:第一,保持皮膚粘膜的完整性,即皮膚出現破損、傷口時不要游泳、泡溫泉等;第二,不去消毒不嚴格的公共泳池、浴池;另外,患有傳染性軟疣的患者不應參加游泳、肢體接觸性運動。注意個人衛生,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避免不潔性接觸。皮疹不要搔抓,避免自身感染。發現可疑皮疹,盡早就醫,早診斷、早治療。
皮膚科 劉穎科 黨委辦(宣)陳穎
暑期繃緊“安全弦” 莫讓溺水事故重演
暑期天氣炎熱,學生溺水事故也進入高發期。7月27日晚上7時許,18歲的學生小楊(化名)考試后和同學一起游泳,不慎發生溺水,被緊急送入我院搶救,診斷為淹溺、吸入性肺炎。
小楊在長沙某高校讀一年級,27日下午考完期末考試,晚上7點多,他和同學約著一起去學校的游泳池游泳。不會游泳的他是第二次下水,之前只在淺水區學習過基本要領。游著游著,因為水浪的沖擊,小楊不慎滑向了深水區,驚慌之下,他在水中使勁撲騰,接連嗆了好幾口水,旁邊的救生員發現了不對勁,緊急下水將小楊救上岸。被救上來的小楊嘴唇發紫,出現意識障礙,在救生員予以心肺復蘇術后他很快就蘇醒了,但還是覺得胸悶、呼吸不暢,隨后被緊急送到我院急診科搶救,經過醫生詳細檢查,診斷為溺水導致的吸入性肺炎、I型呼吸衰竭,目前正在EICU接受呼吸機輔助呼吸、抗感染、化痰等對癥處理,病情已日漸趨于平穩。
“暑假天氣炎熱,中小學生、大學生溺水意外也逐漸增多,許多家長都非常擔心。”據我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龍勇介紹,溺水又稱淹溺,常因失足落水或游泳中發生意外事故所致。淹溺的進程很快,一般4-7分鐘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必須積極搶救,可遵循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急救:
若遇溺水人員,急救者可用仰泳、側泳或其他方式將患者抱上岸。對于精疲力盡的淹溺者,搶救人員可從頭部接近,對于神志清晰的淹溺者,搶救者應從背后接近,用手抱住淹溺者的頭頸,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邊。
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時,則要進行現場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要領】
①將患者仰臥平放;
②救生者跪在患者大腿兩側或身旁;
③兩手掌相疊,掌根按胸骨下端,兩臂伸直;
④身體前傾,借助身體的力量下壓,壓力集中在掌根,使胸骨下陷5cm-6cm;
⑤上體復原,放松雙手,但掌根不離位;
⑥動作要連貫迅速,每分鐘至少100-120次。
【人工呼吸要領】
①將患者仰臥平放,在頸下墊衣物使頭部稍后仰;
②跪蹲在患者一側,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頜;
③深吸一口氣,用嘴貼緊溺水者的口吹;
④吹進約500-600ml空氣后,嘴和捏鼻的手同時放開,注意胸部有無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