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3年全國首創實施脊柱旁穿刺術抽膿注藥治療脊柱結核及關節結核微創治療,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并在全國最早開展CT定位椎旁穿刺術抽膿注藥治療脊柱結核及關節結核微創治療,取得明顯臨床療效,患者住院時間縮短70%,在脊柱關節結核臨床微創治療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為75-80%脊柱關節結核提供了內科治愈機會。
A.局部微創治療骨結核的的優勢
1、本療法適應癥較廣,適用于合并有活動性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腹腔結核、泌尿系結核、以及有心臟病、慢性肺疾病、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肝臟疾病、嚴重營養不良、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不宜手術者。
2、本療法避免了目前廣泛使用的病灶清除術對脊柱解剖結構的破壞,利用藥物高濃度克服了結核桿菌對血漿藥物下耐藥性這個難題,臨床大量病例已經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為患者手術治療之外提供治療的選擇。
3、有資料證實骨關節結核病灶盡早進行結核桿菌培養陽性率可達到45-50%,采用本方法可早期獲取結核病灶標本,提高結核桿菌培養陽性率,根據結核桿菌藥敏試驗結果為耐藥、或耐多藥脊柱結核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
4、脊柱、關節結核多在局部形成壞死病灶,病灶內組織及周圍硬化骨組織的血液供給較少,全身用藥難以在病灶內部到達有效藥物濃度,采用椎旁定期穿刺抽膿和注射藥物,保持病灶局部高濃度藥物,可盡快消除患者盜汗、發熱等結核中毒癥狀。
5定期病灶注射抗結核藥物,可使脊柱、關節病灶內保持高濃度藥物,可避免或延緩結核桿菌耐藥性發生。
6、患有嚴重肝臟疾病或慢性腎臟疾病導致肝、腎功能不全者,采用本方法可以減少全身用藥劑量、用藥種類等,避免加重肝或腎功能損害。
7、操作定位準確,椎旁抽膿注藥對病人基本無損傷、無痛苦、安全可靠,易被廣大患者及家屬接受。
8、本療法適合骨結核的術前準備和手術時機前患者治療。在結核桿菌感染早期,病灶周圍嚴重充血水腫、大量滲出、結核桿菌增殖活躍,患者處于發熱、盜汗、疼痛等結核中毒癥狀期,手術易造成大量出血或病灶擴散,甚至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結核感染,影響移植骨的融合,易形成死骨。術前采用椎旁抽膿注藥抗結核和全身用藥治療2-4周后,結核中毒癥狀減輕,血紅蛋白大于100克/L,白蛋白大于30克/L,血沉小于60mm/H時提供手術最佳時機,增加手術安全性、減少手術后并發癥,擴大手術范圍,提高治愈率。
B.以下病例可選擇局部微創治療方法
1、早、中期關節結核
2、脊柱穩定的脊柱結核。
3、伴有輕度、可逆脊髓神經損傷的脊柱結核。
4、伴有病灶內死骨形成脊柱結核。
5、合并椎旁膿腫的脊柱結核。
6、脊柱結核手術后復發并發膿腫或傷口不愈竇道形成。
7、全身情況差、無法耐受開放性手術的脊柱結核。
8、不伴有脊柱嚴重畸形的脊柱結核。
9、耐多藥或廣泛耐藥的脊柱結核者。
10、不伴有嚴重脊髓神經損傷的跳躍型脊柱結核。
11、合并嚴重的心、腦、腎、肺等疾病或嚴重糖尿病的脊柱結核。
12、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合并脊柱結核。
13、惡性腫瘤合并脊柱結核。
14、肋骨、胸骨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