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凌晨,家住長沙雨花區的陳芳(化名)腹部劇烈疼痛,在家人陪同下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就診,經過仔細檢查,竟然在其胃部及結腸發現了兩個直徑約5cm、乒乓球大小的結石,醫生經過初步判斷,發現導致結石的“罪魁禍首”應該是陳女士一周前吃下的5個柿子。
據陳芳回憶,10月20日,她買了幾斤柿子回家,雖然柿子還未完全熟透,但味道很甜,當天她就吃了3個,第二天忍不住又吃了2個。10月24日,陳芳開始出現腹痛,10月29日凌晨,腹痛進一步加劇,伴有間斷性嘔吐,這才在家人陪同下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就診,隨后在消化內科住院接受治療。
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申月明介紹,陳女士入院后經過腹部CT及胃鏡檢查,發現患者胃內及結腸內各見一巨大結石,直徑約5cm左右。追問病史得知,陳芳近期曾接連進食過5個柿子,結合臨床檢查結果,醫生判斷這5個未消化完全的柿子就是造成陳女士胃結石及糞石形成的“罪魁禍首”。
明確診斷后,當務之急就是要把結石取出來。經過消化內科專家團隊討論,最終決定在胃腸鏡下用圈套器將結石切割分次取出。完善術前準備后,醫療團隊最終成功通過無痛胃鏡將這幾團“石頭”分解并取出,整個治療過程順利,陳芳術后嘔吐、腹脹癥狀明顯緩解。
消化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王新平進行胃鏡下取石手術
胃鏡下可見多個巨大結石
申月明介紹,胃結石,又稱胃石病,是由于食入的某種動植物成分、毛發或某些礦物質在胃內不被消化,凝結成塊而形成。最常見原因有:過多食入柿子、山楂,其次還有棗子、甜糯玉米等食物所致,其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者似嬰兒頭。而由進食柿子引發的胃結石又稱胃柿石,是植物性胃石的一種,多見于老年患者。通常認為柿子中的鞣酸在胃內與稀鹽酸接觸后形成黏稠膠狀物,再與植物纖維凝結,形成塊狀結石。一般情況下,正常食用少量柿子并不會形成結石,但如果食用過多、空腹食用、柿子未成熟,以及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群食用則易形成胃柿石。
申月明強調,柿石如果一直留在胃中,在胃內不斷摩擦,可造成胃炎、胃潰瘍,甚至胃出血、穿孔。如果柿石進入腸道又無法順利排出,則可能導致腸梗阻,嚴重情況可出現腸壞死、腹膜炎。
“又到了柿子成熟季,每年這個季節醫院都會收治數例由于食用柿子過量或不當引發的胃結石患者,以老年人群為主,市民如果在進食柿子后出現腹痛、嘔吐、排便排氣異常應引起警惕,必要時及時就醫。”申月明提醒。
供稿丨消化內科 張玲 宣傳部 朱文青
一審丨消化內科 申月明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