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血壓日
2024年10月8日是第27個全國高血壓日,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行動”號召,我院心血管內科以“健康體重,理想血壓”為主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線下宣教活動。
活動現場播放了由心血管內科團隊制作的高血壓科普動畫視頻,并發放了高血壓防治知識手冊。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李澤華詳細地向患者普及高血壓的成因、危害、監測及科學運動等相關知識,提醒患者重視對血壓的監測,加強血壓的自我管理;營養科主任孫艷告訴患者如何控制超重、肥胖,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此外,由副主任醫師吳鵬翠組成的心血管專家團隊來到雨花社區砂子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義診活動,現場設置咨詢臺,放置宣傳展板,工作人員發放宣傳折頁,為居民進行健康檢查,提供血壓測量、健康咨詢、健康宣教、義診等服務。專家們耐心解答居民的疑問,針對高血壓患者給予個性化的藥物、飲食、運動、心理指導,得到社區居民的點贊。
理想血壓是多少?根據最新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如下:1、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血壓達到或超過140/90mmHg;2、家庭血壓測量5—7天中,血壓達到或超過135/85mmHg;3、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中,血壓達到或超過130/80mmHg,白天血壓達到或超過135/85mmHg,夜間血壓達到或超過120/70mmHg。若確診高血壓,市民應該盡早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并按醫囑進行治療。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注意定期復診,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進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可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進一步降至140/90 mmHg以下。
如何指導高血壓營養和運動?《高血壓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2024年版)》建議,限制鈉的攝入量,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控制能量攝入,通過吃動平衡,維持健康體重;限制飲酒或不飲酒;保證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量。1、減鹽策略:為了降低高血壓的風險,建議使用低鈉鹽替代部分普通食鹽,讓味蕾享受的同時,也能守護血壓健康。2、減油策略: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的過量攝入,會提高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導致動脈硬化,從而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我們應該在日常飲食中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同時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增加全谷物和粗雜糧的攝入,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3、合理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適量攝入動物性食物,保證食物多樣性,合理分配三大營養素的供能比例,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4、控制體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壓的另一個重要風險因素。18歲及以上成年人的體重指數應控制在18.5~23.9 kg/m²之間,同時,男性腰圍應小于90 cm,女性腰圍應小于85cm。5、適量運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并結合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6、戒煙限酒:吸煙和飲酒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戒煙和限制飲酒是必要的。7、心理平衡: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必要時尋求心理支持和干預,對于高血壓的管理同樣重要。
心血管內科專家團隊表示,未來將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公益活動,推動高血壓防治知識的普及,有效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切實提高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貢獻力量。
供稿丨心血管內科 王超
一審丨心血管內科 李澤華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