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歲的易朱英(化名)因乘坐長途火車后出現左腿脹痛、氣促等不適,送醫后迅速出現神志昏迷,心率、血壓下降。在生死攸關時刻,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團隊利用守護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成功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女子連續坐火車13小時 坐出“致命”的肺栓塞
據了解,易朱英是長沙人,一直在貴陽市工作,平時比較少運動,血脂有點高。8月19日,易朱英從貴陽坐火車回長沙探親,因為買的是火車座票,一路坐了13個小時,除了偶爾上一下廁所,大部分時間,她都一動不動地坐在座位上,聽聽歌、刷刷手機或睡覺。
“下車回到家里就發現我的左腳有點浮腫、脹痛,因為左腿患有關節炎,以為是老毛病復發了,也沒太在意。”易朱英萬萬沒想到,因為這點“小問題”未重視,會差點要了她的命。回家第四天,易朱英開始出現胸悶、氣促等癥狀,休息片刻后明顯緩解,但左下肢浮腫、脹痛都在持續加重,這期間還短暫性地暈厥過1次。到了第六天,癥狀逐漸加重,走一百米不到就氣喘吁吁。8月25日下午2時許,易朱英在家人陪伴下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急診科就醫。
“患者入院后,重癥醫學科參與會診,發現患者有明顯的胸悶、氣促、心慌、心悸、頭暈等情況,下肢血管彩超示左側腓靜脈中段血栓形成、左側小腿肌間靜脈血栓形成。心臟彩超示右心增大、三尖瓣返流(重度)、肺動脈高壓(重度)、肺動脈主干及分支增寬、下腔靜脈增寬、左室舒張功能減低,肺動脈CTA示心包積液,雙肺動脈主干及分支多發栓塞,病情十分兇險,如不及時處理,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據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鄧湘輝介紹,明確診斷后,立即聯合外周血管介入科會診,建議行抗凝、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等治療。但入院后患者病情迅速惡化,突發胸悶憋氣加重,意識不清,伴心率、血壓下降,立即予以心肺復蘇、氣管插管并持續呼吸機輔助,大劑量去甲腎上腺素、垂體維持血壓等積極治療。
“經過積極治療后,患者病情仍然繼續惡化,器官功能損害持續加重。”鄧湘輝介紹,患者系大面積肺栓塞,循環不能維持,難治性休克,乳酸持續大于15mmol/L,全身皮膚出現休克伴全身灌注不足等表現,患者生命危在旦夕,隨時可能出現心跳呼吸驟停。
完善全面綜合評估 迅速啟動體外生命支持
重癥醫學科醫護團隊全面綜合評估討論后,認為患者有行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的指征,與家屬充分溝通并取得同意后,決定立即為患者實施VA ECMO輔助治療。
? 鄧湘輝帶領ECMO團隊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VA模式ECMO支持治療,ECMO成功運轉后,患者各項指標逐漸好轉,隨后逐漸將升壓藥及呼吸機參數下調,乳酸也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歷經6天優化治療后,患者的血壓穩定、自主呼吸恢復、意識恢復,各項監測指標好轉,成功撤除ECMO。撤管后,重癥醫學科醫護團隊也絲毫不敢松懈,嚴密監測各項指標、精細調整用藥,細心護理、觀察病情。并同步進行早期重癥心肺康復訓練,目前易女士生命體征平穩,處于逐漸康復中。
“簡單來說,ECMO就是通過設備暫時用于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心肺功能。”鄧湘輝主任介紹,對于易女士來說,由于大面積肺梗塞造成循環衰竭危及生命,用ECMO可以代替她的心肺功能,通俗地說是向她提供一個體外的“人工心肺”,讓患者的心臟和肺得以休息,同時給原發病的治療提供時間窗,為生命按下重啟鍵,在為患者提供寶貴的救治時間的同時,也為臟器功能的恢復保駕護航。
肺栓塞兇險 “久坐族”需提高警惕
“肺栓塞是以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系統為發病原因的疾病或臨床綜合征的總稱,其中肺血栓栓塞癥為肺栓塞的最常見類型,占肺栓塞中的絕大多數,約為80%—90%。”鄧湘輝主任介紹,“我們把易女士患的這種疾病叫做‘經濟艙綜合征’,因為經濟艙的座位很狹窄,久坐或久駕,很容易造成血栓,進而引發呼吸困難,導致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屬危重癥,搶救成功率很低,稍有延誤,病人隨時可能死亡。引發肺栓塞的血栓多來源于下肢的深靜脈,長途旅行、久坐、長期臥床、使用口服避孕藥或激素替代治療藥物等,均可能引起下肢深靜脈的血流緩慢,瘀滯,導致血栓形成;此外,下肢骨折、創傷、手術、反復靜脈穿刺、肥胖、吸煙等因素也可能引起靜脈血管內皮損傷,誘發血栓形成。
鄧湘輝提醒市民:現代人工作忙碌,不良生活習慣隨處可見,建議市民在長途旅行或久坐工作時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乘坐飛機、汽車、火車需久坐時,盡可能多活動下肢,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多飲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工作時也應盡量避免久坐,靜坐一段時間后可起身活動一下肢體,平時加強體育鍛煉,戒除吸煙等不良習慣。長期臥床的病人及老年人要注意按摩及活動下肢或使用彈力襪,防止血栓形成。如果在久坐、久臥后突然出現了明顯的胸悶、氣促、心慌、心悸、頭暈等情況,應緊急送醫。
重癥醫學科劉秀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