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結石的高發時期。最近,我院泌尿外科連續收治多例復雜泌尿系結石患者。醫生采取微創新術式,不開刀、不打洞,成功助力患者取凈“頑石”。
三次“打洞”取石不盡 特殊位置形成難題
2年前,株洲58歲林先生(化名)因患左腎多發結石曾在當地醫院進行了左側經皮腎“打洞”取石術,遺憾的是,左腎中下盞還殘留多個結石,因為位置不好取出,加上癥狀緩解且未影響生活,就暫時出院了。但回想起三次“打洞”取石的經歷,他仍心有余悸。今年5月初,林先生腰痛、活動后血尿頻發,因結石位置特殊,當地醫生建議打洞取石,他很是猶豫。經多方打聽,他慕名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找到傅發軍主任求診。
傅發軍主任接診后,仔細查閱了CT片等資料,也認可當地醫生推薦的手術方式。“患者左腎殘余結石復發,隨后逐漸發展成了左腎中下盞鑄型結石,腎盂與腎下盞夾角小于30°,為軟鏡手術選擇的相對禁忌癥。”傅主任表示,正常人腎臟外觀呈“豌豆狀”,“外八字”展開位于后腰部,但患者左腎下盞盞頸縱深細長,成“內八字”向內下后走行,要求軟鏡前端彎曲曲度達到360°,才可以到達腎下盞最低位。而普通電子輸尿管軟鏡彎曲極限為270°左右,若插入鈥激光光纖碎石或網籃取石,軟鏡前端彎曲度將小于250°,軟鏡根本無法到達目標盞。
考慮林先生拒絕“打洞”取石的需求,傅主任與團隊反復研究,決定應用他首創的“一鏡到底”全程一體化輸尿管軟鏡負壓清石技術,術中選用F7.5一次性電子輸尿管軟鏡+前端可彎曲負壓吸引軟鞘,外加雙脈沖悍馬鈥激光,干凈利落地處理掉了中下盞大部分結石,但在處理下盞最低位結石時,也遇到了“可望而不可及”的阻礙。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傅主任采用鎳鈦“泥鰍”導絲,將隱藏不可見的最低位結石撬動、精雕細琢,將結石分塊解離,逐級移位,完美清除全部結石。
老人膀胱癌術后遇結石梗阻 微創解決“背尿袋”困擾
郴州65歲李先生(化名)于2020年查出膀胱癌,并侵犯左側輸尿管口,出現左腎積水,當地醫生建議膀胱全切治療。但李先生擔心要終身“背尿袋”,經朋友推薦,找到了當時在郴州某醫院泌尿外科任科主任的周建軍。考慮到患者的強烈訴求,周建軍主任于2023年5月實施了腹腔鏡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腸新膀胱術。“這是泌尿外科領域難度最大的手術,主要用小腸去管重建縫制成球形新膀胱替代,避免永久性皮膚掛尿袋接尿,仍可以站立從尿道排尿。”李先生很滿意治療效果,因為這次就醫機緣,他成了周建軍的“鐵桿粉絲”。臨近復查時,得知周主任已進入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工作,于是專程驅車300多公里到醫院來復查,發現左側輸尿管—新膀胱吻合口處狹窄閉塞繼發結石形成梗阻。
“針對李先生的情況,要盡快建立通道,用輸尿管軟鏡順行處理結石和狹窄。若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出現繼發性結石、腎臟積水、腎臟壞死等情況。”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周建軍表示,膀胱癌尿路重建類手術并發癥少見,處理上非常棘手。“一是輸尿管與原位回腸新膀胱重建吻合改變了原有的解剖關系,彩超或X線等檢查設備也無法提供有效的輔助引導,盲目探查極有可能導致新膀胱穿孔、尿液外滲至腹腔或損傷周圍的腸管,導致更嚴重的腹膜炎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其次,由于上次大手術廣創面的操作后,腹腔內有廣泛的腸管粘連,讓醫生幾乎沒有手術機會處理并發癥;再次,從尿道逆行探查新膀胱,也幾乎找不到吻合口的正確位置,無法為順行軟鏡探查引導方向。”
傅發軍和周建軍創新性使用一次性電子輸尿管探尋吻合口的蛛絲馬跡,利用軟鏡前端,緩慢剝離、推開吻合口處疤痕組織,突破最后的閉鎖膜,順利置入導絲至新膀胱,再用球囊擴張技術擴開狹窄環,既處理了結石和狹窄問題,也避免了李先生“背尿袋”的困擾。
夏季是泌尿外結石的高發期 患結石千萬別“硬扛”
“長沙夏季炎熱,人體汗液蒸發較多,尿量減少、尿液濃縮,尿中的結晶體沉積,就很容易形成結石。”傅發軍主任表示,泌尿結石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尿路梗阻、感染或損傷,嚴重時還可能導致其他病變,比如腎積水、腎功能衰退,甚至尿毒癥等。
傅發軍提醒市民,夏季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建議每天飲水量控制在1500ml以上。注意均衡飲食,像菠菜、辣椒、竹筍、土豆、豆制品、巧克力、可樂、啤酒等食物和飲品,都含有較高草酸鈣,結石患者謹慎食用。若已確診泌尿系結石,不可盲目拖延治療,請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以免拖延引起腎臟積水、腎功能損害等問題。
供稿丨泌尿外科 周建軍 宣傳部 湯雪
一審丨泌尿外科 傅發軍 蔣麗方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