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長沙人吳勁松(化名)在廬山旅游,坐車時,因路面不平導致汽車顛簸,老人背部突感一陣劇痛,隨后竟無法直立行走,在當地緊急送醫后診斷為胸椎骨折。在當地醫院初步治療后家人將他接回長沙,繼續在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老年醫學科行保守治療。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楊非柯表示,該名患者骨折的原因與骨質疏松相關。
(圖片來源于網絡)
“10月份,老年醫學科病房已收治了3名因骨質疏松性導致骨折的老年患者。”楊非柯介紹,81歲的張瑛(化名)因早晨在家洗漱時聽到電話鈴響,一個急轉身頓時感到腰背部疼痛,夜不能寐,且翻身起床困難,經檢查后確診為2處胸椎新發骨折。同期入院83歲的趙海(化名)因感冒引起劇烈咳嗽,發生左側肋骨骨折。
楊非柯指出,骨質疏松作為一種系統性的骨骼疾病,其核心特征在于骨量的顯著減少以及骨組織微觀結構的損害,這些變化共同導致了骨骼脆性的大幅提升,會讓老年人的骨骼變得異常脆弱。用力咳嗽、大笑、打噴嚏、晾衣服發生的骨折在高齡骨質疏松患者中并不少見,骨質疏松骨折后臥床制動可引起其他嚴重的并發癥,如肺部感染、褥瘡、血栓,甚至危及生命,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楊非柯分析,老年人隨著身體機能的逐漸衰退,消化吸收能力減弱,加之日常活動量減少,往往更容易陷入鈣質攝入不足與流失加劇的雙重困境。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吸煙、過量飲酒、缺乏日曬等,也會加速骨質疏松的進程。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預防首先要防治骨質疏松。
因此,針對老年人骨質疏松的預防,楊非柯提出以下建議:
1、均衡飲食:增加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攝入,如牛奶、豆制品、深綠色蔬菜、魚類等,以促進骨骼健康。同時,保持飲食多樣化,確保營養均衡。
2、適量運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散步、太極、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身體平衡能力,減少跌倒風險。
3、充足日照:每天適量曬太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有助于鈣質的吸收和利用。
4、定期檢查:建議老年人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并干預骨質疏松問題。5、避免不良習慣:戒煙限酒,減少咖啡因和碳酸飲料的攝入,這些都有助于維護骨骼健康。
對于已經確診骨質疏松的老年人,除了上述預防措施外,還需遵循醫囑,規范藥物治療,如補充鈣劑、維生素D及抗骨質疏松藥物,以減緩骨質流失,增加骨密度。最后,楊非柯特別提醒,老年人在外出旅游時,應盡量避免乘坐顛簸嚴重的交通工具,選擇舒適的行程安排,攜帶必要的急救藥品,并在旅途中密切關注自身身體狀況,一旦感到不適,應立即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供稿丨老年醫學科 鐘海燕 宣傳部 秦璐
一審丨老年醫學科 陳偉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