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15時,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急診醫學科在短短半小時內就連續收治了三位被家養寵物咬抓傷的患者。專家提醒,7月份至今,急診醫學科收到動物致傷的患者多達七百余人,近期長沙持續處于“秋老虎”高溫天,高溫會升高動物腎上腺素水平,寵物可能出現情緒焦躁、攻擊性增強的情況。市民與寵物接觸需謹慎,如不慎被抓咬傷,要及時處理傷口并接種疫苗。
半小時內三例傷情寵物接觸需謹慎
9月8日15:20-15:50,三位青年患者陸續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科動物致傷門診。

33歲張佳(化名)在家中養了一只小貓。事發當日,她在給貓喂零食時,突然被小貓咬傷了左大拇指,瞬間鮮血涌出。急診科醫生檢查發現,其拇指傷口深達皮下組織,需進行狂犬病暴露后的規范處置。
34歲李嵐(化名)養了寵物倉鼠(金絲熊)半年多,清理倉鼠籠時,不慎被倉鼠咬傷右食指,鮮血直流,在社區醫院清理后,因傷口較深,建議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動物致傷門診后續治療。李女士表示,“平時倉鼠很溫順,沒想到突然咬人。”
33歲王享(化名)和同事合伙開店,同事因突發急事需外出,便將愛貓寄養在店內,懇求他照料。當天中午,他在工作時突然被貓抓到了左腿,小腿上立即出現兩道滲血的血痕。他用碘伏消毒后,于是趕緊到動物致傷門診就醫。

“這三位患者傷勢雖不重,但傷源都是日常接觸密切的家養動物。”急診科主治醫師李坤介紹,“數據顯示,7月至今,醫院急診科收治動物致傷患者已有七百余人,這些案例和數據都提醒我們,無論多熟悉的寵物,高溫季都要保持安全距離。”

咬抓傷防控關鍵:規范處置傷口科學防范風險
“所有哺乳動物均可以感染狂犬病毒,比如狗、貓、蝙蝠等,一般咬傷、抓傷是最常見的途徑。發病動物黏舔口腔、會陰、肛門等黏膜,或尚未愈合的傷口,都可以傳播病毒。移植狂犬病死亡患者器官,也可以傳播狂犬病,但罕見。”急診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邵啟兵介紹,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感染病毒后經過長短不一的潛伏期,多數為1-3個月,極少數在1周以內或1年以上發病,目前缺乏特異性治療,病死率幾乎100%,給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被動物咬傷市民應做好傷口處理,及時接種疫苗,這是保護自己免于發病的重要保障。”邵啟兵主任建議,首選正規醫療機構處置傷口,最好去專業動物致傷門診。醫生會根據受傷程度、受傷部位、傷者自身免疫狀態以及致傷動物種類,判斷狂犬病暴露等級,評估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破傷風等。

“家養寵物帶給人們陪伴與歡樂,但其行為存在不可預知性,市民要加強日常防范。”邵啟兵主任提醒,與寵物互動時建議保持一定距離,尤其在寵物進食、睡覺、哺乳或感覺受威脅時,避免強行逗弄。定期為寵物接種獸用狂犬疫苗。接觸陌生動物或照顧他人寵物時需加倍小心。要教導兒童正確與動物相處方式,避免做可能激怒動物的動作。
動物致傷門診簡介
動物致傷門診是長沙市中心醫院為應對各類動物傷害事件而設立的專業化診療中心。集動物致傷的傷口處置、感染預防、免疫治療、健康咨詢于一體。擁有獨立的動物致傷診室、處置室、傷口沖洗室和接種室。配備專業的醫療團隊和先進的傷口沖洗設備,注重多學科協作(MDT),整合急診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足顯微外科等資源,對嚴重、復雜的傷口,進行外科清創、組織修復及精細縫合。為患者提供24小時一站式高效、規范、專業的動物致傷救治。
地址: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三樓動物致傷門診
24小時咨詢電話:0731-85667936
供稿丨急診醫學科 林航 宣傳部 湯雪
一審丨急診醫學科 邵啟兵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