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張桂華(化名)老人最近被髖關節疼痛困擾,坐立難安,甚至夜不能寐。按照老人的描述,“就像石頭長在肉里,磨著疼!”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丑克為老人進行針對性檢查后表示,老人對疼痛的描述還真不是夸張,他患上的是右髖關節鈣化性肌腱炎。本應該存在于骨骼中的鈣質,在柔軟的肌腱組織中沉積,形成了堅硬的“小石子”,讓人產生劇烈的疼痛。
據張桂華回憶,半月前,自己的右大腿根部突然疼痛。起初為活動后隱隱作痛,后來逐漸發展為持續性鈍痛。久坐、行走、爬樓梯時疼痛明顯,晚上疼得根本睡不了覺。老人輾轉多個醫院求醫,醫生都建議用口服藥、限制活動等保守治療,可老人疼痛癥狀一直并未得到緩解。
3月28日,在親戚的推薦下,老人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門診就診,完善X線及核磁共振檢查,考慮診斷為“右髖關節鈣化性肌腱炎”并入院接受治療。丑克主任團隊為老人進行了髖關節鏡微創手術,術后老人疼痛癥狀明顯消退。老人開心地表示:“做完手術就不痛啦,效果立竿見影”。
什么是髖關節鈣化性肌腱炎呢?
丑克主任介紹,在人體活動頻繁的關節處,肌腱如同一根根堅韌的繩索,日復一日地承受著身體的重量和運動的壓力。當肌腱內部發生退行性變、微小損傷積累、血液循環障礙等情況時,都可能導致鈣鹽在肌腱組織中的異常沉積。就像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會出現墻皮脫落一樣,長期使用不當或過度使用的肌腱也會出現這種“鈣化”現象,使得原本應該存在于骨骼中的鈣質,開始在柔軟的肌腱組織中沉積,形成了一個個像“小石子”般堅硬的鈣化灶,引發鈣化性肌腱炎,產生劇烈的疼痛。
紅圈內的“小石子”就是患者右髖關節處鈣化灶
“鈣化性肌腱炎是鈣鹽沉著于肌腱(最常見于肩關節的肩袖肌腱)中,導致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丑克主任介紹,髖部鈣化性肌腱炎發病罕見,通常是無誘因的突發關節劇痛,臀部或髖部疼痛,且癥狀在運動后加重。這些疼痛可能會向下放射至大腿前側甚至小腿,也可能伴有運動障礙、晨僵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日常活動和工作。
鈣化性肌腱炎發病急、發病快、疼痛劇烈。許多患者都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感到肩部或髖部劇烈疼痛,連最基本的日?;顒佣茧y以完成。更令人困惑的是,這種疼痛往往沒有明顯的外傷史,就像是一個潛伏已久的“定時炸彈”突然爆炸。
這種疼痛往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疼痛程度劇烈:猶如刀割般疼痛,夜間尤為明顯;
2. 疼痛部位固定:集中在肩關節或髖關節周圍;
3. 疼痛放射廣泛:可放射至上臂或大腿;
4. 疼痛持續時間長:急性發作期可持續數周甚至數月。
如何發現與診斷鈣化性肌腱炎呢?
鈣化性肌腱炎的確診需要借助多種檢查手段。X光片上可以看到肌腱中特有的鈣化陰影;超聲檢查則能更直觀地觀察到鈣化灶的形態和分布;磁共振成像能夠清晰顯示病變范圍及其對周圍組織的影響。
關節鏡下髖關節內情況
治療方面,保守療法包括藥物止痛、物理治療、局部注射等方法。但由于鈣化灶的存在,保守治療往往只能暫時緩解癥狀,難以徹底解決問題,手術治療則是更為直接有效的選擇。通過關節鏡微創技術清除鈣化灶,修復受損肌腱。該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直視下精準操作、清除徹底,效果立竿見影、并發癥少,安全性高等優點。
術前、術后三維CT對比示意鈣化灶已清除
丑克提醒,雖然髖關節鈣化性肌腱炎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科學運動和適度鍛煉可以有效降低發病風險。一旦出現肩部或髖部無明顯誘因的突發性劇烈疼痛,且不能緩解,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供稿丨運動醫學科 歐陽成茜 谷云 宣傳部 朱文青
一審丨運動醫學科 丑克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