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人們忙于走親訪友、同學聚會,各類飯局應接不暇,家住長沙雨花區的劉建軍(化名)亦是如此。2月4日晚,劉建軍與同學聚會吃飯時,突然感覺有異物卡在咽喉部,隨后就是強烈的嗆咳。他誤以為是卡了小魚骨,趕緊通過喝水、吃水果等方法試圖將異物吞下,但一番努力后,癥狀并未完全消失,反而出現了胸部不適及咳嗽后疼痛的情況,劉建軍立即前往附近的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就診。
進入醫院后,劉建軍接受了胸部CT檢查。接診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周定剛及主治醫師文杰,在詳細詢問劉建軍的經歷并仔細閱讀CT影像片后,發現其左側支氣管處有高密度影,但食管未見明顯破損。他們迅速判斷為支氣管異物,并立即聯系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進行緊急會診。
胸部CT檢查發現異物在左側支氣管為確保患者安全,醫生們決定立刻為劉建軍實施纖支鏡下異物取出術。呼吸內鏡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劉超群從家中趕來,迅速為劉建軍進行了纖支鏡檢查及支氣管異物取出術。術中,醫生成功從患者支氣管內取出兩塊正方形的甲魚背殼骨片。從患者入院到異物取出,整個過程僅用時1小時,確保了患者的安全。
術中取出來的兩塊甲魚骨
為何甲魚背殼骨片會進入氣管?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周定剛分析,劉建軍在進食時講話,導致會厭活動與吞咽動作不協調,使得食物通過喉口進入喉腔后越過聲門進入氣管、支氣管,從而引發了劇烈咳嗽。“呼吸道異物是急診就醫中常見的病例,多見于兒童,成人較為少見。該病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市民在發生卡異物后,切勿盲目自行處理,應及時前往醫院接受專業治療。”周定剛表示。
纖支鏡檢查中所見的取異物過程中異物被圈套套住
如何預防呼吸道異物的發生?
1.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進食時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聊天、咳嗽、哭鬧、大笑或奔跑等行為;進食應細嚼慢咽,避免飲酒過量以降低自我保護意識。
2.加強家庭管理教育: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監管和教育,告誡他們不要口含物品玩耍,以免誤吞或誤吸。對于家中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人,要嚴密看護,避免他們因認知能力下降而誤吞異物。
3.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媒體、社區活動等多種渠道宣傳誤吸異物的危害、預防及急救措施,增強公眾的防范意識。如果不幸發生誤吸異物的情況,應保持冷靜并觀察異物性質。特別是出現胸骨后疼痛、劇烈嗆咳、呼吸困難、咯血或嘔血等癥狀時,應盡快前往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避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
供稿丨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 文杰 宣傳部 高琳
一審丨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 周定剛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