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女兒來月經一來就是十幾天,量特別多,今天早上在家中還暈倒了,這是怎么了?”近日,王女士(化名)陪伴正在讀高二的女兒高曉露(化名)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婦科門診就診,醫生為其完善檢查后診斷為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導致的重度貧血,馬上收入院治療。
原來,17歲的曉露自上高二以來,學習更加緊張,月經也變得十分不規律:周期不準、有時持續十幾天,量也多得嚇人,每次來月經就會伴隨頭暈、乏力等不適感,而此次月經持續了大半個月,直到在家中暈倒才來就醫。該院婦產科一區接診醫生李歡妮發現曉露臉色蒼白,血壓低于正常值,急查血常規報危急值,提示血紅蛋白只有47g/L,為重度貧血。科室立即開通急診綠色通道,進行止血、輸液、輸血,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果斷采取無損傷處女膜的手術方式:宮腔鏡下子宮內膜病損切除+診斷性刮宮術,最終患者病情得到改善,血紅蛋白恢復到78g/L,順利出院。據婦產科一區主任黃佼介紹,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常見癥狀包括不規則出血、經期延長、月經過多、經間期出血以及無月經。這些癥狀容易誘發貧血、抑郁、焦慮,影響青春期女性的生活、學習和健康。
“青春期異常子宮出血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包括排卵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課業壓力大、情緒敏感、營養失調、體重異常等均可使女孩們神經內分泌軸功能失調,導致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子宮內膜發生不規則脫落,致使無排卵性子宮出血的發生。”黃佼主任介紹,此外,異常子宮出血可能是因為女性激素紊亂及刺激導致子宮內膜增生、息肉等疾病的發生,也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青春期是女性健康管理的關鍵期,而月經是女孩健康的‘晴雨表’,早發現、早干預,家長的重視是保護孩子的第一道防線!要教育孩子不要因為害羞心理或擔心影響學習而延誤治療。”
黃佼主任建議,青春期女性出現經期過長(>7天)或出血量過多(需頻繁更換衛生巾);月經周期非常不規律或持續不來月經;出現明顯的疲勞、頭暈或貧血癥狀;經期伴隨嚴重的腹痛或其他不適等現象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周期性治療很關鍵,調整生活方式,日常飲食可以適當多攝入一些富含鐵元素、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材,例如牛肉、豬肝及新鮮果蔬等。學會勞逸結合,保持適量運動。及時糾正致病誘因,控制體重,避免壓力過大,必要時可給予心理疏導。經期要注重衛生,勤換衛生巾。對于有必要使用激素藥物進行治療時,應嚴格遵醫囑服用藥物,停藥后需密切隨訪至正常月經周期建立。對于藥物治療無效,可采用無損傷處女膜的宮腔鏡下手術,治療效果好。大部分患者經過長期規范的管理,可以恢復正常月經。
供稿丨婦產科一區 申銀屏 宣傳部 朱文青
一審丨婦產科一區 黃佼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