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外周血管介入團隊成功救治一名因左鎖骨下動脈瘤破裂導致失血性休克、心跳驟停的七旬患者。在這場與死神的較量中,外周血管介入團隊快速反應,醫院多學科團隊密切配合,最終創造了生命奇跡。
突發鎖骨下動脈瘤破裂 七旬老人命懸一線
10月2日下午,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急診科緊急接診了一名老年患者,患者名叫張廣業(化名),74歲。因在家中突發左側胸背劇烈疼痛,并伴有間斷咯血前來就診。經過增強CT檢查,急診醫生發現張廣業患有左鎖骨下動脈假性動脈瘤并破裂出血,致左側大量胸腔積血,左肺組織壓縮90%。更嚴重的是,出血還沒有停止,患者已經出現四肢厥冷、心率加快等休克早期癥狀,病情危重,隨時有失血性休克和心跳驟停的風險。
緊急介入止血、封堵破口 多學科團隊與死神搶人
患者狀況危急,急診科立刻聯絡外周血管介入科會診,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趙揚程火速趕到,在查看患者病情后當機立斷啟動綠色通道進行介入下緊急止血,患者被緊急送往介入手術室。
就在手術即將開始時,張廣業突然意識喪失,心跳呼吸驟停,趙揚程冷靜指揮啟動院級急救快速反應小組,麻醉科緊急插管,輸血科啟動大量用血機制。張廣業因心臟停跳,全身動脈嚴重收縮變細,給穿刺股動脈帶來很大的困難,在持續心肺復蘇的同時,趙揚程利用血管彩超引導,迅速進行右側股動脈穿刺。造影結果顯示,患者血管內造影劑滯留,心臟處于停搏狀態,左鎖骨下動脈破口顯示不清。
左鎖骨下動脈造影:左鎖骨下動脈近端血管破裂,血流噴出。
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趙揚程及介入團隊迅速將球囊通過右側股動脈輸送至左側鎖骨下動脈,并根據CT圖像經驗性封堵破口。在破口封堵以及各種搶救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患者終于恢復了自主心率及血壓。由于患者左鎖骨下動脈破口距離主動脈太近,單純應用覆膜支架覆蓋破口,有手術失敗的風險。趙揚程團隊決定,再穿刺左側股動脈,為患者植入胸主動脈覆膜支架以覆蓋左鎖骨下動脈開口,并穿刺左側肱動脈進行左鎖骨下動脈根部栓塞。經過這一系列復雜精準的操作,患者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
此次手術持續90分鐘左右。術后,患者被轉入ICU進行嚴密監護治療。經過五天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張廣業的病情趨于穩定,成功轉入普通病房,心肺腦功能基本恢復。患者及其家屬對參與搶救的醫務人員表示萬分感激。
專家科普:鎖骨下動脈損傷破裂 短期大量出血可導致患者死亡
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揚程介紹,鎖骨下動脈位于鎖骨下,起源于主動脈弓,由于心臟會把血液直接射到主動脈弓,所以鎖骨下動脈血流量很大,一旦損傷破裂,將會導致嚴重大出血,按每分鐘血流量300毫升保守估計的話,鎖骨下動脈破裂十幾分鐘,人體的血就會流干。
一旦鎖骨下血管損傷后,傷口就可能出現大出血,胸內出血,縱隔血腫,鎖骨上、下區血腫等癥狀,多數患者還有失血性休克。不過,相當一部分患者由于早期癥狀模糊而不易診斷,因此人們需警惕。
趙揚程強調,搶救鎖骨下動脈損傷成功的關鍵是迅速而有效地止血。這種情況下,在手術室DSA造影后,進行介入治療,控制出血,是一個上佳的選擇。介入治療包括球囊阻斷、彈簧圈栓塞止血及覆膜支架植入術。介入治療為微創手術,操作簡單,恢復快,并發癥低。
供稿丨外周血管介入科 吳昱坤 宣傳部 秦璐
一審丨外周血管介入科 趙揚程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