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腫瘤科在醫院門診大廳舉辦肺癌防治專題講座及義診。
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桂華表示,肺癌是當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加強肺癌防治知識的普及,增強公眾防癌意識,對于降低肺癌發病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義。此次肺癌防治專題講座就肺癌的發病原因、早期篩查、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參與講座的現場市民表示,聽了專家的講解,明白了肺癌的嚴重性和防治的重要性,今后一定加強自我保健,定期體檢。
近日,醫院腫瘤科成功確診一例罕見的原發性肺淋巴上皮瘤樣癌(PPLELC),并通過規范治療有效控制了患者病情。該名患者是懷化市的一名18歲女高中生姚小平(化名)。據姚小平的父母敘述,小平今年1月初出現了陣發性、刺激性干咳和低熱,開始自行用藥當感冒治療,誰料病情持續惡化,反復出現高熱、間斷咯血、食欲下降、全身乏力、活動后氣促等癥狀。經當地醫院治療,其肺部CT提示右下肺球形肺炎,微生物檢查發現肺炎鏈球菌和巨細胞病毒的感染,于是接受相關聯的抗感染治療。盡管經過多次治療和抗生素調整,姚小平的病情仍然反復。兩次復查胸部CT均提示右下肺病灶持續增大,電子支氣管鏡下活檢結果提示支氣管黏膜中度慢性活動性炎,淋巴細胞、漿細胞、中性粒細胞大量的浸潤,彩超結果提示她的右側胸腔出現了大量胸腔積液。這讓醫生開始懷疑惡性腫瘤存在的可能性,建議患者到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斷。
3月2日,姚小平在父母的陪伴下,轉診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腫瘤科,肺部CT提示其右下肺團塊狀占位合并肺門多發的淋巴結腫大。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桂華第一時間查看了患者的病史、病情和檢查報告,組織科室人員討論,當機立斷為患者緊急行右側胸腔穿刺置管術。通過引流胸腔積液改善氣促情況,同時留取胸腔積液樣本病理送檢,隨后完善肺組織穿刺活檢明確病理。最終,肺部活檢和送檢胸腔積液的病理結果提示患者右肺腫塊重度活動性炎,間質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免疫組化提示EBV相關疾病,經病理科、耳鼻喉科、腫瘤科和影像科專家會診討論后,決定為患者再行鼻咽部的病理活檢,結果顯示陰性,確定排除了鼻咽癌的診斷,最終明確診斷為原發性肺淋巴上皮瘤樣癌(PPLELC)。找到病因后,腫瘤科再次組織全科室進行疑難病例討論,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醫療方案,經過兩個周期的規范化化療,患者達到了出院的理想狀態。
王桂華介紹,原發性肺淋巴上皮瘤樣癌(PPLELC)是一種罕見的原發性肺癌亞型,發病率不到非小細胞肺癌的1%。不過,該病在我國華南地區及東南亞國家卻相對常見,且患者發病年齡相對年輕,與性別及吸煙史無關。原發性肺淋巴上皮瘤樣癌早期的病灶多貼近于胸膜或靠近縱隔,晚期病灶則易侵犯大血管與支氣管,病灶增大過程中容易出現出血、壞死。多以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鎖骨上窩淋巴結腫大等為起病表現。目前,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是同步放化療,晚期患者多選擇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王桂華提醒,不是所有的發燒咳嗽都是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療無效且有病情加重的情況下需盡快到醫療權威機構就診,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供稿丨腫瘤科 楊相輝
一審丨腫瘤科 王桂華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zxyyjw308@126.com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