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是第28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和諧共生,美好生活”。4月11日上午,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在醫院門診大廳舉辦“關愛帕金森病”的健康講座及專家義診。
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胡玨介紹,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隨著老齡化社會來臨,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長,發展形勢十分嚴峻,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后危害我國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講座現場,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芳毅圍繞帕金森病的病因、癥狀、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等方面向市民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李芳毅表示,帕金森病的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硬、動作遲緩和姿勢平衡障礙等運動癥狀,以及抑郁、焦慮、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這些癥狀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對其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李芳毅呼吁,帕金森病需要獲得“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雙重關注。
七旬帕金森患者致謝醫生 精心治療讓他重返籃球場
近日,七旬老人張逸誠(化名)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神經內科門診,向神經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胡玨遞上了自己的感謝信。信中,他向胡玨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謝醫生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使他的病情得到了顯著改善,重燃對生活的希望。
張逸誠自述,他來自黑龍江省,是一名病程十余年的帕金森患者,近年來藥效越來越差,在當地醫院門診多次就診甚至住院診治也沒能改善,肢體抖動明顯,動不動就“斷電”----肢體僵硬、不能運動,尤其心悸、心慌、煩躁易怒、失眠深深困擾著他,生活質量越來越差。2023年下半年,在長沙工作的兒子覺察到父親的病情加重,于是將他接到了長沙一起生活。在兒子朋友的推薦下,張逸誠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找胡玨主任醫治。
治療過程中,張逸誠真切感受到了胡玨主任的專業能力,以及同理心和愛心。胡玨不僅關注他的肢體震顫與強直癥狀,還注重他的睡眠障礙和焦慮情緒,全面考慮他的年齡和生活起居習慣、飲食對藥物吸收的干擾,個體對藥物反應的特質、如何交替服用不同的抗震顫麻痹藥物以達到更恒定持久的療效等因素,細致地為他制定治療方案,并且鼓勵患者合理膳食、堅持體育鍛煉。不僅如此,每個月張逸誠來門診復查病情時,胡玨都會耐心詢問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仔細為他進行體格檢查,結合患者的需求,與患者一起優化的治療方案。同時,胡玨向患者介紹鍛煉可以減緩帕金森病的病程,對大腦可塑性產生積極影響,目前國內外帕金森病的診療已有長足進展,有越來越多的“武器”可供選擇,讓患者對未來充滿信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張逸誠明顯感受到自己的病情有了顯著改善,抖動明顯減少,原本僵硬的肌肉逐漸變得靈活,行動也變得更加自如。這些變化讓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在胡玨的鼓勵下,他開始積極參與各種社交活動,甚至重返籃球場和新認識的球友一起打籃球。張逸誠表示:“我深知現階段帕金森病仍是一個無法根治的世界難題,所以我很慶幸能碰到一位好醫生治這個病。對我來說,胡玨醫生耐心、細心、愛心的治療已經成為我治病的心理支柱。”
收到感謝信的胡玨,也向張逸誠表示了感謝,謝謝他對自己的信任和醫術的肯定。胡玨介紹,帕金森病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包括藥物治療、運動療法、心理干預、照料護理、手術治療(腦深部電刺激)、肉毒毒素治療等,醫生不僅要關注患者運動癥狀,還要關注非運動癥狀,進行綜合治療。治療不僅立足當下,還要著眼于未來,長期管理以達到長期獲益。
此外,人們預防帕金森病,可以通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接觸有毒物質、加強體育鍛煉等方式,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風險。
供稿丨宣傳部 秦璐
一審丨神經內科 王振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