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學科發展的引領作用,營造醫院良好的科研生態,扎實推進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1月18日,我院順利舉辦“拓展創新思維,勇爭科研高地”--2024年度國自申報再動員會議暨科研能力提升學術活動。本次活動特邀境內外知名高校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陳小元教授、澳門大學袁振教授、中山大學陸遙教授、深圳大學倪東教授前來授課、交流,我院黨委書記鄧平、院長陳智毅同各科室負責人、學(專)科帶頭人、科研骨干、研究生等200余人參會學習。
上午的學術交流以圓桌會議的形式在辦公樓二樓多功能廳舉行,陳智毅院長簡短的致辭過后,來自澳門大學的袁振教授以《Individualized brain networks track the detection of AD and distinct subtypes of prodromal PD》為題,介紹了個性化腦網絡探測老年癡呆和前兆帕金森不同亞型,展示了影像技術在解決臨床科學問題中的重要地位。隨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陳小元教授以《腫瘤診療一體化》為題,以核素顯像和治療為例,講解了分子影像診療一體化概念,闡述了其在腫瘤治療中的研究進展以及應用前景。報告結束后,兩位教授針對我院腫瘤、醫學影像方向的國自然申報書進行了重點指導與點評。
下午的會議在辦公樓一樓國際學術報告廳召開,陳智毅院長就《國自申報再動員及2024年NSFC最新政策解讀》,為科研人員詳細挖掘新政策內涵。他指出,政策的變化是挑戰,也是機遇,行動起來才是命中靶心的關鍵。他強調,成功的恒定要素是追求極致的精益求精,通過學校、醫院、申報者三個層面的層層鋪墊,2024年一定會捷報頻傳。
來自澳門大學的袁振教授講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項目申請及申請書撰寫中應注意的問題》,從申報書撰寫的角度,細致地闡述了撰寫中的注意事項,強調選題新穎、突出優勢、邏輯清晰、關注細節。
中山大學陸遙教授分享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及科研規劃--我的一些理解》,結合自身經歷,講述歸國后如何理清工作基礎、分析自身優勢和短板,選定研究方向,以問題為導向,開啟迭代式科研,他指出開展科學研究“功夫在平時”“對本學科發展理解深刻”“科學邏輯清楚”。
深圳大學倪東教授重點講述《國家自然申報之關鍵》,他認為國自然基金申報的兩個關鍵點是“研究基礎”和“創新”,科學的本質是創新,科技發展靠創新,尋找創新的點就是尋找問題的真相,他鼓勵在座科研人員,只要長期謀劃、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拿下國自然科學基金。
下午另設《國自標書撰寫指導與修改》專場,三位專家對本學科領域的國家級項目申報書進行精準指導,提質打磨,現場科研氛圍濃厚,科研人員受益頗豐。
本次會議圍繞醫院“提質增量”的目標,重點聚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科研經驗分享,為科研人員凝練科學問題、理順科研思路指明了方向,醫院將進一步加強基金申報組織工作,提升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科研氛圍,為我院科技工作者“保駕護航”。
供稿丨科教科
一審丨科教科 楊芬
二審丨科教科 石哲
三審丨黨委辦 李晶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