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導航、人工智能等數智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技術運用到醫療行業當中來,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近日,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運動醫療、關節骨病科完成了首例IKPAS導航輔助下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后效果理想,患者恢復良好。
68歲的張愛云(化名)出現右膝關節疼痛,腫脹已有2年多,平時疼痛時就去做理療,或是到附近藥店買些膏藥貼,一直未予以重視,也沒有去正規醫院就診。近期張阿姨疼痛越來越嚴重,腿伸不直,也蹲不下去,為了能夠緩解病痛,早日恢復行走自由,在家人的陪伴下,她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運動醫療關節骨病科就診。
運動醫療、關節骨病科主任、主任醫師丑克了解到,對平時走路散步時的疼痛程度張阿姨還能忍受,但是上下樓梯或者爬山、下蹲時就會明顯感覺疼痛加重,只有休息后癥狀才能稍減輕,以前年輕時還有過右股骨下段化膿性骨髓炎病史,導致股骨畸形。醫生經過仔細體格檢查并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診斷張阿姨患上的是“右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因張阿姨既往有過化膿性骨髓炎,為提高治療效果,運動醫療、關節骨病科醫護團隊為張阿姨制定了個性化的手術治療護理方案,術中使用IKPAS全膝關節導航定位技術,不開髓,減少手術創傷,精準定位截骨為張阿姨完成全膝關節置換手術。
術后醫護團隊對張阿姨全程進行ERAS理念管理,術后第二天她就能下床行走了,并且傷口愈合良好,也不感覺痛,術后第3天膝關節活動度可以達到90°。一周后,張阿姨出院了,她拉著丑主任手送上了錦旗:“我終于不用再受膝關節痛的折磨了,真的非常感謝您們!”
“IKPAS全膝關節手術定位系統利用傳感器技術,不依賴術前患者的影像數據,通過陀螺儀及加速度計配合特定的算法,在術中實時測量股骨遠端與脛骨平臺的截骨角度,計算獲得個性化的角度數據,以輔助醫生更加精準地完成膝關節置換手術中下肢力線測量和截骨定位,被稱之為智慧型膝關節置換手術。”丑克主任介紹,該定位系統可用于初次和復雜膝關節置換手術,與傳統的關節置換手術相比,智慧型膝關節置換術將誤差控制在1°以內,具有不需打開髓腔、減少術中術后出血、提高截骨精準度、縮短手術時間、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等優勢,而且在不改變醫生手術習慣和操作流程的基礎上,達到了輕、快、準的微創治療要求。
丑克主任表示,因患者有過化膿性骨髓炎導致股骨側畸形,不適合常規的開髓定位,使用IKPAS全膝關節手術定位系統可實現不開髓手術,且有效減少術中術后出血,實現手術微創化、精細化,避免骨髓炎的再次發生。智能化手術的實施不但提升了關節骨科醫療技術水平和手術療效,也為骨關節病患者實現更標準、更規范、更安全的治療提供了多種選擇。
丑主任提醒,如果膝關節退變特別嚴重,關節面軟骨缺損、關節畸形、走路異常疼痛,已經達到了讓人活動受限的地步,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做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目前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并沒有大家想象那么害怕,只要在充分準備下,配合治療,大部分膝關節置換術后都能恢復正常生活。
運動醫療關節骨病科 王敏惠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