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蔣前進(化名)爺爺從年初開始就不能正常行走,他的雙腿經常脹痛、發涼,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上周,蔣爺爺的病情加重,雙腿疼痛連止疼藥都無法緩解,并且右腳第三第四足趾皮膚發紫,第五足趾皮膚則已經發黑,出現少許滲液。家人將他送至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外周血管介入科就診。
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揚程接診并詳細了解病史,考慮患者足趾發紫、發黑、潰爛是由于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導致肢體缺血引起的。趙揚程解釋,肢體動脈硬化性閉塞癥是中老年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以下肢最為常見。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是由于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該病的早期癥狀不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癥狀由下肢發涼、麻木轉變為肢體疼痛、行走間歇跛行,直到最后產生壞疽和潰瘍,導致肢端壞死。講解病情后,趙揚程建議患者入院接受治療。
入院后,患者完善檢查,CT血管造影(CTA)顯示脛前、脛后動脈閉塞,腓動脈多發重度狹窄,需盡快手術打通血管。因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慢性基礎疾病,給手術帶來一定風險。為了確保手術能夠安全、順利地進行,趙揚程帶領外周血管介入團隊制定了完備的手術方案,詳細至投照角度、手術入路、導絲鉆入病變的方式等。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在全麻下實施右下肢動脈球囊擴張成形術,為患者成功開通脛前動脈至足背動脈,行藥物球囊擴張,術后足背動脈可觸及明顯搏動,手術時長兩小時。術后,患者蘇醒,欣喜地表示右腿的疼痛完全解除了,腿腳也變得暖和。
趙揚程表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引起的原因與吸煙、糖尿病等都密切相關。香煙里面的尼古丁等毒性物質不僅會破壞脂質的代謝,易患動脈粥樣硬化,而且可以直接影響血小板粘附力和聚集力,引起血栓的形成。而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達標,肢體的大血管可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鈣化、內膜纖維增生等病變,肢體的微血管壁也會發生內皮細胞損傷、基底膜增厚,導致血管管腔產生狹窄、閉塞。
蔣前進老人吸煙長達50年,平均每天都能吸10至15支。大約8年前,他確診糖尿病,但是并沒有遵醫囑正規用藥及監測,血糖控制不理想,這些都是導致他發生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的原因。
趙揚程主任提醒市民,預防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有效辦法就是戒煙,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加強肢體功能鍛煉,避免勞累。如果感覺肢體皮溫降低、有麻木感或疼痛感、腳趾壞疽,應立即就診。
外周血管介入科 孫承歡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