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全國血管健康日”,我院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揚程表示,血管是人生命的通道,連接身體各個器官,負責輸送營養和排出廢物,呼吁人們重視血管健康。
“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以往,人們關注較多的是心腦血管疾病,致死率更高。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治療理念發生了變化,在治療致死性疾病的基礎上要求健康質量。于是,開始關注對生活質量產生較大影響的外周血管疾病。
趙揚程強調,盡管外周血管疾病致死率比心腦血管疾病低,但嚴重時也會危及生命。“外周血管是指除了心血管、腦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包括軀干血管、內臟血管及四肢血管,分布包含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當前,外周血管疾病中最突出的一類是外周靜脈疾病,主要包括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髂靜脈壓迫綜合征三大疾病。”
八旬老人十年“下肢靜脈曲張”令左腿變“炸筋腿”
82歲的宋奶奶約10年前發現左腿開始長出了凸起疙瘩,且左腿站立久些就會感到沉重、酸脹、乏力。家人以為是老年人機能退化的一種表現,沒有重視。最近1年,宋奶奶左腿的癥狀加重,左踝內側皮膚潰爛,以致行走出現困難。于是,她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我院就診。她先去了心血管內科門診,因為一直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懷疑左腿癥狀是病情惡化的結果。復診后,醫生建議她到外周血管介入科門診進一步診斷。
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揚程為宋奶奶做了仔細檢查,發現她左腿的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曲張呈團狀或結節狀。趙揚程建議行左下肢動靜脈彩超和踝臂指數(ABI),結果表明大隱靜脈隱股交界處大量血液反流,且大隱靜脈曲張,可以判斷為下肢靜脈曲張。
考慮到患者高齡,基礎疾病多、且下肢靜脈曲張病程長,趙揚程決定為其實施介入微創3+1療法:大隱靜脈射頻消融術+硬化劑注射+點式剝脫術,以達到安全、快速、痛苦小和立竿見影的治療目的。
入院當天即手術,趙揚程帶領介入團隊在超聲引導下為患者實施了大隱靜脈射頻消融術+硬化劑注射+點式剝脫術。手術時長40分鐘,術中患者保持清醒、無疼痛,手術過程幾乎沒有出血,術后患者自己走出介入室,感覺良好。更讓患者欣喜的是,第二天盤曲在她左腿的各種“疙瘩“不見了,站立時酸脹乏力的感覺也消失了。
術前 術后第一天
——靜脈曲張腔內射頻消融治療術“一個針眼”得到可靠療效
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揚程表示,下肢靜脈曲張以下肢淺表靜脈曲張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有肢體酸脹不適、淺靜脈迂曲成團,俗稱“炸筋腿”。下肢淺表靜脈曲張主要包括大隱靜脈曲張和小隱靜脈曲張,臨床發展分7期。
“根據上述分期,有不同的干預和治療方式。”趙揚程表示,C0、C1期可生活干預,比如糾正久站久坐、蹺二郎腿等不良行為習慣,站立時多做勾、繃腳踝運動,平躺時做仰臥蹬腿運動,白天穿醫用彈力襪。C2-C6期除了生活干預之外,常需要給予靜脈射頻消融術、硬化劑注射、點式剝脫術中的一種或二、三種組合治療。當血管擴張直徑大于20mm時,則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靜脈曲張腔內射頻消融治療指在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導管經皮膚穿刺口(約2毫米)導入病變靜脈。導管將能量以熱能方式傳遞至靜脈壁,靜脈壁隨即收縮并閉塞,病變靜脈閉塞后,下肢血液即改變路徑,經其它健康靜脈回流至心臟。該介入術的優勢在于只需局麻,無痛苦、無出血、無疤痕,療效可靠。
女職員職業久坐引發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
40歲的趙女士是一名酒店員工,在監控室工作。一次值夜班時,她因左腿突發腫脹和劇烈疼痛,被同事送到我院急診科就診。急診科醫生發現她的左下肢比右下肢粗了1/3,局部皮溫高,皮膚發亮。請外周血管介入科主治醫師鄧江北會診。鄧江北通過病史了解到患者長年累月坐在監控室看監控,經常下班起身站立時發生下肢脹痛,過一會又緩解而忽視。鄧江北立即要求患者完善下肢靜脈彩超及肺部CTA,結果顯示左下肢靜脈全肢型(左側徑前、后靜脈,腘、股、髂靜脈)血栓和肺栓塞,情況十分危急。
鄧江北立刻啟動綠色通道,并通知主任趙揚程,將患者送進介入手術室,緊急為其行下腔靜脈濾網植入,有效減少致命性肺栓塞發生的風險,同時行左下肢深靜脈溶栓及血栓抽吸,抽吸出大量血栓。術后再予以抗凝治療,患者下肢腫脹感明顯緩解。到第二天,下肢腫脹消退,第三天出院。
——介入治療急性深靜脈血栓能“保命、保功能、減損害”
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揚程表示,當人體出現下肢腫脹時,要學會甄別,有些情況可能是緊急且致命的。如果是雙下肢的腫脹,可以先到醫院心血管內科或腎內科進行篩查,考慮是否有合并心臟功能減退、或肝腎功能損傷、或甲狀腺功能異常。如果是突發的單側肢體腫脹,尤其是左側肢體,那么首先考慮是否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是如果發生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那么血栓脫落流回肺動脈,會引發肺栓塞,可致死。
“一旦確認單側肢體腫脹明顯,立刻到醫院診斷,不要耽擱!”趙揚程提醒,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原則是首先保命,通過介入手術行下腔靜脈濾網植入,減少致命性肺栓塞發生的風險;然后是保功能,通過血栓抽吸、溶栓的方式最快速度減輕下肢腫脹,恢復行走功能;最后是減少血栓對靜脈壁及瓣膜的損害,恢復靜脈功能。
女子左腿莫名變“大象腿”,原來是髂靜脈壓迫綜合征
湖南南縣38歲的陳女士近期發現自己的左大腿在一周內腫成了“大象腿”,到當地醫院看診,診斷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遵醫囑接受抗凝藥物治療,但效果不佳。在朋友的建議下,她來到我院外周血管介入科門診就診。
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揚程查看患者左下肢患處,明顯可見水腫和色素沉著,結合病史初步判斷髂靜脈壓迫綜合征的可能性大。趙揚程告訴患者,骼靜脈壓迫綜合征是指左骼總靜脈在匯入下腔靜脈處受到從前方跨過的右骼動脈的長期壓迫及其搏動所產生的機械作用,導致左骼總靜脈內膜肥厚,腔內粘連,管腔狹窄或閉塞等改變,進而引起骼靜脈回流受阻,盆腔和下肢靜脈回流障礙而產生一系列臨床癥狀綜合征。臨床表現為患肢輕度凹陷性水腫,并進行性加重,久之形成下肢靜脈曲張、硬結、色素沉著,皮膚軟組織瘀血性營養不良,慢性潰瘍,靜脈性跛行甚至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癥候群。
隨后,患者接受靜脈造影,證實了診斷。隨后,趙揚程為患者實施了球囊擴張聯合髂靜脈支架植入術,術中,趙揚程發現患者髂總靜脈入下腔靜脈處完全閉塞,使用高壓球囊才能擴張開血管,但球囊抽癟后血管又彈性回縮,最終在髂靜脈植入直徑14mm的自膨脹支架才解決問題。術后患者緊繃的腿明顯松動了。
——球囊擴張聯合髂靜脈支架植入術是治療優選方案
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揚程表示,治療髂靜脈壓迫綜合征的原則是要及時恢復左髂靜脈血液通暢回流,防止術后再狹窄。抗凝與溶栓保守治療,既難以解除髂靜脈外壓狹窄,也不能有效溶解其內血栓,使多數患者病情可能進展至下肢靜脈慢性高壓期,得不償失。以球囊擴張聯合髂靜脈支架植入為主的血管腔內治療方法,具有微創、操作簡單、并發癥少、成功率高等優點,是目前髂靜脈壓迫綜合征主要的治療方法。
記者 秦璐 通訊員 肖博文 鄧江北 孫承歡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