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長沙雨花區的李云剛(化名)老人平時身體健康,一周前發現自己右肩膀處長了一顆小癤子,便每天晚上自己對著鏡子進行擠壓,連續擠壓了四五次之后,小癤子不但沒有消退,反而越腫越大,直到局部皮膚變成了黑紫色,老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1月25日,老人在家人陪伴下來到我院肩痛門診就診。
醫生檢查發現,患者局部皮膚紅腫范圍超過了12厘米,一般飯碗的碗口尺寸約11.5厘米,這個紅腫面積比碗口還要大。醫生輕輕一擠便流出大量的膿性分泌物,于是立即給老人辦理了住院。入院后,通過詳細的問診和檢查,發現老人患有糖尿病多年,平時服藥不規則,且沒有定期檢查血糖。血糖儀檢查發現血糖值為“High”(血糖值已經高出儀器的測量范圍,因此無法顯示測量結果),隨即抽血檢查血糖值高達31.81mmol/L ,醫生馬上聯合內分泌科醫生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降糖方案,同時對傷口進行清創手術治療。“基于患者有糖尿病史,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目前這么大的感染面積,清創之后還要進行植皮手術。”運動醫療、關節、骨病科副主任醫師余敏表示。
小小的癤子怎么會發展到這么嚴重的地步呢?余敏副主任醫師解釋,對于普通人來說,一個小傷口或許沒什么問題,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危害可能超乎你的想象。糖尿病患者對于感染的風險要大大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很多看似平常的小傷口、小癤子,如果在日常護理中不注意清潔消毒等,很容易造成嚴重的感染。而且糖尿病人的傷口往往比健康人需要更多的時間愈合。即使是當時好了,但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潛伏在傷口內的細菌又會重新繁殖,引起傷口感染化膿。
經過一個月的住院治療,目前老人肩膀的傷口在進行了兩次手術清創后,已經進行了植皮手術,且植皮效果良好,病情較穩定,血糖也控制良好,即將出院。
面對傷口,糖尿病患者該怎么辦呢?運動醫療、關節、骨病科余敏表示: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保持血糖的正常和穩定,這對于傷口的愈合非常關鍵;其次,如果患者的傷口長期不能愈合,或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潰瘍,一定要及早就醫,尋求醫護人員的幫助。“總之,糖尿病患者平時應該嚴格控制血糖,延遲糖尿病并發癥的出現;注意自身保護,盡量不要出現傷口;出現傷口愈合不佳時,應該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治療,促進傷口早日愈合。”余敏副主任醫師表示。
運動醫療、關節、骨病科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zxyyjw308@126.com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