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們的全力救治,精心護理,讓我家孩子恢復健康,可以正常地去上學……”這一聲聲不斷重復的感謝,來自我院兒童重癥醫學科住院患兒誠誠(化名)的母親,她感謝醫護團隊一個月以來,不計辛勞、精心設計治療方案,幫助年僅8歲,身患腸結核、腸破裂、術后傷口嚴重感染,腸瘺久不愈合的孩子脫離危險,聽見護士阿姨說自己可以出院上學了,誠誠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和大家一一擁抱告別。
兩個月前,誠誠開始頻繁出現腹痛,就診永州當地醫院,經過全面檢查及行剖腹探查術,考慮“腸梗阻,腸結核”,予以抗結核治療。但是術后第四天,誠誠出現劇烈腹痛且反復發熱,腹部傷口處滲出大量黃綠色液體,精神反應極差,當地醫院馬上聯系轉診到我院,在普外科接受急診“小腸破裂修補+切口敞開引流術”,術后診斷為:腹腔結核(腸結核、結核性腹膜炎)、肺結核、腸源性膿毒癥、腸梗阻并小腸破裂、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應激性潰瘍、胸腔積液、營養不良、中度貧血、低蛋白血癥等。術畢轉入兒童重癥醫學科(PICU)進一步治療。
據兒童重癥醫學科副主任李嘉介紹,8歲的誠誠,身高130cm,體重只有18.7kg,身形消瘦,營養不良。術后全腹部腫脹,傷口處皮溫高,不斷滲出大量糞渣樣引流液。孩子生命體征極不穩定,感染嚴重;白蛋白、血紅蛋白均低于正常值。兒童重癥監護室醫護團隊根據多學科MDT團隊制定治療方案,采取實時監測生命體征、呼吸機輔助通氣、禁食、持續胃腸減壓、保持引流管通暢等治療手段,在經歷了抗結核、抗細菌、止血、護胃、護肝、穩定循環、抑酸、抑酶、輸血及血制品、營養支持以及床旁連續血液凈化等聯合治療后,誠誠終于渡過了危險期。但是頻繁的換藥治療極大的增加了患兒痛苦,因此,醫護團隊申請院內傷口造口小組會診,使用低負壓吸引治療。治療過程中用醫用敷料覆蓋傷口床,促進肉芽生長,用水膠體敷料無張力拉緊傷口,促進愈合。歷經30天后,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下,誠誠腹部經久不愈的腸瘺傷口終于愈合成腸瘺口,可以帶造口袋出院。
李嘉介紹,腸瘺常見于復雜的腸道手術后,如腸結核、腸癌等。腸瘺患者常因傷口大,易污染,滲出多,導致換藥頻率高,增加了患者痛苦,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家庭負擔。負壓吸引技術是一種促進創面愈合的治療方法,其臨床應用價值得到國內外學者的認可。自制負壓吸引,方法簡單且價格低廉,達到吸引腸液、不損害粘膜的目的,促進愈合,減輕患者痛苦,節省患者費用,同時減輕了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負擔,受到醫生、護士和患者三方的一致肯定。
兒科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