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做手術的醫生,所有醫生都來打石膏了”
12月26日,長沙迎來了近年來最大的一場雪,到醫院就診的外傷患者明顯增多,26日當天,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150名外傷患者,其中有28名患者因摔傷嚴重導致骨折,必須入院接受治療。
“除了做手術的醫生,所有醫生都來打石膏了”,護士長湯慧在忙碌中簡短的介紹。12月26日上午,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創傷骨科的醫護人員正在為骨折患者打石膏而忙碌。該科室一個上午就收治了十余例因雨雪天氣摔倒骨折入院的患者,其中以老人、騎車者居多。
家住井灣子的80歲的李春玉老人(化名)擔心大雪后菜市場的蔬菜會斷貨,26日一早6點鐘左右就急急忙忙出門采購,但是在進菜市場時不慎摔倒,整個身體側滑著摔倒在地面上,右髖部先著地。李奶奶摔傷后感覺著地部位腫脹、疼痛,無法起身,只能打電話通知家人過來攙扶,隨后來到醫院急診科急診,最后經診斷為“右股骨骨折”。
無獨有偶,家住友誼路的63歲的金成剛(化名)在值完夜班后匆匆趕回家,在小區門口的下坡時,由于路面濕滑,老人一個趔趄摔倒了,當時身體其他部位無大礙,但是摔倒時撐地的右手腕卻異常的疼痛,回家冷敷后沒有緩解,前往醫院急診科接受檢查,最后經X光檢查,金大爺的右橈骨骨折,在急診科進行包扎固定后轉入創傷骨科病房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據該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邵啟兵介紹,在12月初,醫院急診科接待的外傷患者平均一天在90位左右,但是僅26號一天,前來急診科就診的外傷患者就有150位,其中以手腕處、肋骨、股骨處受傷、骨折患者居多。“每年下雪摔傷部位最多的要屬手腕了,因為在摔倒時,一般人的第一反應都會用手先撐在地面,這就很容易造成手腕骨折,且多發生在50歲到60歲的人群。”
邵啟兵建議,在失去重心時,盡量以身體的側面著地,避免關節部位直接撞擊地面。在倒地后,如果意識清楚,不要立即就從地上爬起,特別是老年人更加要注意。正確的方法是對自己各個關節進行自檢,看看主要的關節是否都能活動,如果出現異常腫脹、疼痛、活動受限,應避免挪動,及時就醫。
摔傷后如何進行急救?
1.判斷傷情
判斷是開放型傷口(有破口的),還是非開放型的。是否有皮下淤血,關節功能是否受到影響,局部是否出現肢體畸形,關節活動是否受到影響。
2.開放型傷口及時送醫
如果是開放型傷口,不論傷口大小,必須送醫院進行治療,并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醫務人員到來前,要及時止血,有條件的可用消毒后的紗布包扎;如果沒有條件,可用干凈的布對傷口進行包扎,然后迅速送醫院進行治療。如果摔傷的同時有異物刺入,切忌不要自行拔除,要保持異物與身體相對固定,送醫院進行處理。
3.未出血的摔傷別亂揉
有些人摔傷部位出現紅腫,總以為揉揉可以消腫,其實,這種錯誤的方法反而會導致受傷部位腫得更厲害。如果有的人摔骨折了但并不自知,一旦揉了還可能使骨折錯位。如果排除了骨折,而且不會對膏藥過敏,貼消炎止痛的膏藥、抹紅花油都是可取的;但抹紅花油時不宜太用力,這對傷勢的恢復沒有好處。
摔倒后皮膚發生了輕微的磕傷或者扭傷,青腫但無破損,也應先用冰塊或冷毛巾冷敷;48小時后就可以用熱毛巾濕敷了,每次15至20分鐘,每天敷三到四次。
4.不疼并不代表沒骨折
很多人摔傷后不太疼痛就認為沒有骨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是否疼痛和骨折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如有的老人摔跤后腰椎壓縮性骨折,但疼痛并不明顯;還有的老人摔跤后髖部骨折,但由于疼痛不明顯而且還能走路,就以為沒事。
因此摔傷后千萬別拿是否疼痛來當做衡量傷情的唯一標準,尤其是老人,摔傷后最好立即到醫院檢查。如果確認發生了骨折,可以先用夾板固定;有出血要先止血,不能讓傷口裸露,但也不能用力包扎過猛。
黨委辦
醫德醫風和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報:
一、電話:0731-85667861
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平臺:長沙市中心醫院官網
四、郵寄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161號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郵編:410004
五、來訪接待:長沙市中心醫院安全辦辦公室